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法治研究网!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一线传真 | 社会与法 | 最新法规 | 领导访谈 | 理论调研 | 公安 | 法院 | 检察 | 教育 | 卫生 | 国土
最新资讯 | 大案要案 | 案例评析 | 深度追踪 | 专题展示 | 司法 | 监狱 | 交警 | 税务 | 水电 | 乡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院
 
特邀调解员:既解“症结”也解“心结”的“特别”团队
时间:2025-04-09 19:12:57  来源:

  在日常生活中,邻里纠纷、意外事件、家庭矛盾、经济冲突等各类问题时有发生。这些纠纷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矛盾,甚至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而法院调解工作,及时介入、化解矛盾,他们用温暖的话语、真诚的态度,安抚当事人的情绪,让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重归于好。

  今天,我们走进阆中市人民法院的特邀调解员群体,了解他们在调解工作中,扮演的“知心人”的角色。

  从“调解新兵”到“快调达人”

  “每当看到双方当事人矛盾化解、冰释前嫌,我都打心眼里感到欣慰。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群众干点实事。”谈到自己和调解工作,阆中市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段顺申如是说。

  自2023年10月担任阆中市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以来,段顺申积极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赢得了当事人的认可和赞扬。从最初对调解工作无从下手,到如今精心梳理纠纷争议焦点,耐心帮助当事人解决症结。段顺申通过自身的努力,从调解工作的“门外汉”变身化解纠纷的“熟练工”。

  2024年除夕,张某及家人在王某的商铺附近空地放鞭炮,张某的小孩意外将手中的鞭炮扔至王某商铺棚顶上引发火灾。在消防部门紧急救援后,大火最终被扑灭,但王某商铺堆放的物品部分被烧毁。事发后,双方就赔偿问题多次协商未能达成一致,邻里关系也因此次事故几近破裂。无奈之下,王某一纸诉状将张某诉至法院。

  在调解过程中,段顺申耐心听取双方当事人意见,从纾解双方当事人的情绪入手,积极组织双方面对面协商、背靠背调解。一方面引导张某要积极面对,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作出应有的赔偿,并借助张某的亲属长辈协调做好疏导工作;另一方面,告知王某这次事故确实是张某无心之举,希望他能谅解。段顺申还以多年邻里互帮互助的深厚情谊为突破口,规劝双方珍惜来之不易的邻里情,尝试解开双方心结。最终,在段顺申的耐心调解下,双方握手言和。这起邻里财产损失纠纷引发的“心火”最终在调解下“浇灭”。

  “做调解工作,其实就是在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要把自己摆进去,深入了解双方当事人的想法,才能对症下药。”说起自己的工作,段顺申颇感自豪。

  从“和事佬”到“贴心人”

  “处事公正、古道热肠,这个“和事佬”挺好的。”这是人民群众对特邀调解员张利的称赞。

  2023年10月,张利成为阆中市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至今已成功调处矛盾纠纷80余件。说起自己调解过的案例,张利如数家珍。

  在张利参与调解过的案例中,一起搬家纠纷让他记忆犹新。某搬家公司向宋某提供搬迁服务,搬家公司依约完成后,宋某支付了部分服务款,仍有部分款项未给付。搬家公司多次与宋某沟通催款无果,遂诉至法院。

  受理案件后,张利第一时间联系了双方当事人了解案件情况。宋某称在搬家过程中搬家公司将贵重物品损坏,不愿意给付剩余服务款项。搬家公司则表示物品在搬运过程中已经妥善包装,不存在损坏情况发生。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通过多轮的沟通核实到物品确有部分损坏,但对损坏的价值双方无法达成一致。

  面对这种情况,张利从法理、情理多角度入手,耐心向宋某释法明理,又从诚信履约的角度劝导宋某主动履行给付义务。经过反复沟通劝解,双方就剩余支付款项达成一致,最终握手言和。

  “法院调解工作如同社会矛盾的“润滑剂”,在化解纠纷、维护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类似搬家运费纠纷这类涉及民生的小额民事案件中,调解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避免矛盾升级,减少当事人的诉累。特邀调解员善于从小处着手,打到当事人的心坎里,既当和事佬也做贴心人,常常收到意外的好效果。”阆中法院立案庭庭长胥潇文这样说道。(杨钰苹)

 
四川法治研究网:版权所有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部分转载于网络,信息作为参考。本站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