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法治研究网!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一线传真 | 社会与法 | 最新法规 | 领导访谈 | 理论调研 | 公安 | 法院 | 检察 | 教育 | 卫生 | 国土
最新资讯 | 大案要案 | 案例评析 | 深度追踪 | 专题展示 | 司法 | 监狱 | 交警 | 税务 | 水电 | 乡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安
 
大英县城市道路交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究
大英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段勇强
时间:2018-09-13 21:29:42  来源:

 

【内容摘要】城市道路交通是一座城市经济发展、气质形象、人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城市交通体系越完善,越是彰显一座城市的品味与气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持续扩大和机动车保有量、机动车驾驶人的急剧增加,城市交通建设已经跟不上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城市交通管理已经成为亟待研究破解的重点现实问题。本文以大英县城市道路交通为切入点,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做肤浅探究。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 现状 对策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攻坚阶段,大英县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城市交通设施建设步伐持续加快,城市面貌持续健康发展提升。新老城区道路改造、交通设施增设、蓬莱大桥新建、快捷通道通车,一系列举措使县城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秩序状况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攀升,群众的生活和出行愈发便利。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购买力的增强,汽车、摩托车、电瓶车等各类交通工具越来越多,道路拥堵、停车位短缺、交通基础设施滞后、车辆随意停放、交通参与者文明交通意识薄弱等问题也随之显现。如果不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进行治理,必将对我县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一、大英县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现状
(一)城市规模基础建设稳步扩大,城市交通急剧扩容。1997年12月建县之初,大英县城区面积5.9平方公里,辖9个社区,常住人口不足3万,城区主干道7条,城区桥梁2座,城区保有机动车3000余辆。近年来,大英县城市定位从“工业县、旅游城”到“新型工业县、优秀旅游城”,再提升到“新型工业县、优秀旅游城、生态示范区”,再提升到“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新高地、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成渝城市群区域副中心城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园区不断扩容,郪江新城建设不断推进,城市交通建设日益扩张。目前,县城区建成面积已经达到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12万,城市主干道17条,红绿灯管控路口13个,桥梁15座,城区保有机动车达到4.8万余辆,其继续呈高速增长趋势。
(二)经济发展重心地位日益凸显,交通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强力推进“五大强县行动”,加快建成“两地一心”,我县已然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心。一是工业产业落地发展。盛马化工、中腾能源、九大盐化、蓥峰化工等支柱企业落地发展。二是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卓筒井制盐技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旅游胜地中国死海,无中生有享誉海内外;浪漫地中海坐拥复制版“泰坦尼克号”,即将展现于世,届时大英县旅游业将跨入国际旅游的新高度。三是生态产业健康发展。县委县政府坚持“镇园结合、产村相融、一体发展”的工作思路,先后建成了以地道中药材产业为主的隆金路示范片,以花卉苗木产业为主的环形路示范片,以乡村休闲观光产业为主的快捷通道沿线示范片,以优质蔬菜产业为主的郪江沿岸示范片,生态示范产业发展迅速。伴随着大英县域经济高速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意义愈发凸显,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管理必须为城市品质提升注入更多内涵。
(三)区域交通枢纽作用日益明显,交通战略地位显现。大英县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地处成都、重庆交通要道,距离四川省会成都114公里,距离重庆180公里;距离省内节点城市南充80公里、绵阳180公里、德阳150公里。G42线、G350线、S205线等国省道穿境而过,达成铁路、成南高速傍城而过,大英已经成为连接川渝经济圈的重要城市。作为大英县域核心,通达镇乡,联通要道,城市交通规划建设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管理必须为城市交通枢纽作用提升注入更多活力。
二、大英县城市道路交通主要问题
(一)道路交通基础建设容量不足,道路建设与国家标准要求不相适应。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城市道路用地面积应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 8%~15%,中小城市人均占用道路面积7-15平方米。近年来,大英县大力发展城市道路建设,但是仍然赶不上城市交通量的增长速度,大英县人均占用道路面积不足5平方米,道路容量严重不足,距离国家标准还有较大差距。
(二)整体交通发展战略意识缺乏,规划建设与现代城市要求不相适应。城市交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研究交通需求和供应的平衡,还要考虑土地和财力的可能,是一项决策性很强的工作。当前大英县出现的城市交通问题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的整体交通战略和规划,治理工作往往顾此失彼。部分道路工程建设时,不征求交警部门意见。不规划非机动车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信号设施等,往往等工程结束再次增设,既影响了道路的投入使用进度,又加大了建设资金成本;商场、住宅区域等建设时不规划公共停车场所,导致投入使用后停车难,道路拥堵、乱停乱放现象突出。
(三)路网建设交通设施建设滞后,交通资源与交通要素需求不相适应。一是路网缺陷影响城市交通管理。县城区部分主、次干道路口较多,路口与路口之间相邻较近,直接影响了城市道路的通行效率。尤其是大英县老城区,受早期建设规划限制,道路狭窄,扩建困难。部分交通流量较大的路口,无法规划安装红绿灯;部分道路路面狭窄,无法规划停车位,车辆停放秩序混乱,车辆会车困难。二是规划失位影响交通要素分流。城区整体道路规划不合理,无车行立交桥、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人车混行现象突出,道路分流能力极差。节假日期间,县城同心路、蓬莱路、江南路等路段路口严重拥堵,严重影响市民出行。
(四)公共交通配套建设配置落后,资源供给与社会大众需求不相适应。公共交通是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我国城市用地紧张,人口密度高,适宜于公共交通运输,所以国家早就制定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落实,城市交通疲于应付,导致了公共交通的日益萎缩。就目前而言,大英县城区仅开通3路公交车,许多路线未开通公交线路;按国家政策要求,三、四线城市出租车配比应达到150:1,据统计,目前大英县保有出租车辆114辆,远远没有达到150:1的配比,然而载客能力又有限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辖区群众的出行,人力三轮车、电动三轮车等获得了生存市场,助长了非法营运空间,城市交通管理难度增大。
(五)机动车保有量增长速度过快,交通容量与交通发展趋势不相适应。随着经济社会和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经济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机动车和驾驶人保持着旺盛的增长势头。据统计,大英实有人口不超过30万,目前我县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在4.8万辆左右,且以每年4000余辆的增速递增,另外大英籍外出经商务工人员达到近30万,在外地同样购置机动车,在重大节假日衣锦还乡,对大英现有交通资源造成巨大压力,现有的交通基础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增加的交通需求。
(六)警力资源配置堪忧影响执法,交管力量与城市治理需求不相适应。一是人员保障不足。目前,大英县拥有交通民警24名,事业人员12人,协管员77人。其中,负责城市管理的中队2个,执法民警8人,协管员43人,志愿者队伍1支,警车3辆,警用摩托车15辆,巡逻车2辆。但与相邻的蓬溪、射洪县相比较,我县城区交通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只能勉强能应付日常城区疏堵保畅工作。二是基础保障不足。随着交通设施建设、交通安全宣传、执勤执法装备等对经费需求的逐年增加,现有经费保障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需求。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不能及时完善、公共停车场所缺乏、道路交通信息化、科技化投入不足,极大地影响了交通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三、大英县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方向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关注社会大众对城市交通管理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我们的城市交通必须从布局和整体格局上有一个质的变化和飞跃,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
(一)交通系统智能化。科技引领未来,城市交通要发展,就要实现设施装备现代化,信息系统智能化,即城市交通设施技术水平要不断提高,既要发挥现有的实用技术,又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新技术,谋取综合效益。交通管理信息系统要智能化,就要建设能够将交通数据采集、信号控制、视频监控、违法抓拍、信息发布、决策指挥等功能集于一体的智能交通体系,提升交通管理效能。
(二)交通体系综合化。即出租车、公交车、私人小轿车、网约车等能够有机结合,建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多层次全方位满足社会大众交通出行需求。同时,交警、城管、交运等部门能够协调配合,综合施策,围绕城市管理的目标,联合执勤执法,全力共建综合交通管理体系。
(三)基础设施完善化。即做到城市交通安全管理与道路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列支”建设,立足县城交通发展趋势,综合县域经济发展方向,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全方位立足城市交通管理需求,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四)规划决策科学化。 当前大英县城市道路交通面临着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满足交通运输需求的问题,急需进行道路交通建设。但是,又因资源、环境、资金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道路交通建设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大英县城市道路交通建设要秉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则,科学决策,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既要满足当前经济、运输的需求,合理调整交通供需与交通方式的协调配合,提高城市路网在整个城市活动的运输效率,又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五)交通参与素质化。人作为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缺少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优良,直接感知群体就是人,影响最大的群体也是人。人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了道路交通发展的快慢。所以,要提升城市道路交通形象,推进城市道路交通好又快的发展,首要问题就是通过多种形式的交通宣传,提升群众的交通素养。
四、大英县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对策
(一)交通顶层设计上高屋建瓴。一是成立交通管理专门统筹机构。由县政府牵头成立城市交通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和科学的指导城市交通建设工作,负责协调财政、发改、国土、税务等部门,加强政府的集中领导,确保能够科学决策,确保交通决策得以落地实施。二是建立健全城市交通规划管理机制。提升公安交警城市交通规划话语权,完善公安交警参与交通建设项目实施安全监管及道路交通规划的相关制度,公安交警部门共同参与城市总体功能布局规划,推动城市交通规划管理;建立完善道路交通规划、交通组织前置审批等制度,着眼城市发展未来,科学道路交通设计、组织和规划;完善“五同步”建设制度,即城市交通安全管理与道路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列支”的建设制度。
(二)交通建设决策科学合理。大英县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欠账”过多,道路现状水平很低,功能混乱,已无法满足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交通需求。因此,要解决当前问题,就要因地制宜,加快城区路网密度建设,加快立交桥、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公共停车场等建设。一是城市交通立体化。大英县老城区车多路少路窄,扩建困难。要在尽量减少占地的情况下,建设车行立交桥、人行天桥。根据城区实际情况,建议在西转盘处新建车行立交桥,车行桥上,人行桥下,既可以保证各方向车辆按所需方向无等待通行,又能起到人车分离的作用;在双转盘两侧蓬莱路路口新建人行过街天桥,并对桥下人行横道进行封闭;在商务区新建地下通道,保障主要街道车流畅通,并实施人车分流。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和公安部、住建部提出的实施城市交通安全管理应当与道路基础设施“五同步”的建设要求,诸如交通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监控、护栏等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应与新改建城市道路的建设主体同步配套建设。规划建设居住区、商业区等大型公共项目时,要同步规划,按需求比例建设停车场所、停车位,解决居住区、商业区停车问题。同时,项目竣工后,建设部门要会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组织专项验收,对无交通安全基础设施或交通安全基础设施达不到标准的道路,不得验收交付使用。三是信息科技一体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当不断完善交通信息系统建设。增加政府街、郪江新城、城市快捷通道及未施化停车位路段的电子警察;将数字化城管监控、治安卡口、雪亮工程等信息科技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科技信息互联互通,技术管控,切实提升城市交通管理能力。
(三)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属于社会公益事业,价格低廉。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不仅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阻塞的措施,同时也是节约能源,改善城市环境,减少污染的重要途径,因此相关部门要根据城区路网、人流量等情况,适当的增开一些公交路线。为了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引导城市公交发展壮大,以低价、准时等便民服务吸引群众乘坐;以聘用方式,聘请驾驶员驾驶公交车辆,给群众出行提供便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避免因盈利问题影响公共交通的滞后发展。
(四)交通安全意识集微成著。一是注重国民安全意识教育。要加快推进城市道路交通整体发展,就要狠抓全民交通意识教育。抓好娃娃工程,交通安全意识从幼儿抓起,专门开设交通安全课程。要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小学、中学必修课程,从小抓起,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交通意识;同时,乡镇党政、交运、交警等部门要注重对成年人的安全教育,依托网络媒体、宣传站点、广播电视等经常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广大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二是注重交通参与人员意识教育。加大对交通管理者、道路交通建设者的培训力度,提升整体业务水平、工作能力。
(五)交通限制措施因地制宜。一是限行限售。据统计1万辆小汽车每天就要排放60多吨有害废气物,我县机动车以每年4000余辆的增速递增。要建设美丽、宜居大英,促进可持续发展,有必要时就要采取车辆限行、限售措施,减少车辆尾气排放量。二是人车分流。对江南路、惠民路、育才路等学校路段进行机非隔离,消除人车混行的状况。三是道路隔离。采取绿化隔离、物理隔离等措施,规范城市道路双向行车,消除车辆跨道行驶和行人乱穿公路。
(六)交通管理执法宽严相济。坚持“重管重教,教育为主”的原则,严惩重处交通违法改善秩序。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因时而动,在城区范围内开展针对“酒后驾驶”“涉牌涉证”、“违法停车”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整治行动,结合文明城建设工作,重点治理非机动车和行人在路口闯灯越线,在路段占用机动车道通行,以及机动车在路口逆行乱走等违法行为。坚持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做好非法客运三轮车取缔工作,做好快递行业三轮车清理规范工作,并着手开展无牌照四轮小汽车查处取缔工作。
(七)交通管理立法与时俱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治蜀兴川同样重在厉行法治。交通管理纷繁复杂,规范、管理公共交通企业的经营服务质量、价格政策、投资渠道和经营方式,保护公平竞争都尤为重要,这就要求从我国交通运输管理的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发,理顺在道路交通管理中各部门的职权分工,明确任务,协同作战,各司其职,使公共交通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八)坚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城区交通发展治理过程中,我们认为没有科学的交通理念和工程技术支撑,科技设备难以发挥更好地作用。要坚持走出去的思路,走出去考察学习,提升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能力;要坚持请进来的思路,邀请国内交通管理的知名专家学者深入大英开展调研指导。立足大英经济发展形势,从城市道路交通的整体规划设计,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再到具体堵点乱点的治理对策,从全县交通流的优化组织到具体多叉路口的完善改造等多方面进行论证分析,宏观指导设计城市交通管理规划,解决长期困扰我县交管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真正提升大英城市品味和气质形象。
 
 
四川法治研究网:版权所有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部分转载于网络,信息作为参考。本站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