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辖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交警大队紧密结合辖区农村道路交通实际,分析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从责任落实、路面管控、源头监管、安全宣传着力,多管齐下,全力抓好抓牢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确保辖区农村交通安全形势稳定。
一、加强分析研判,提高思想认识。大队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尤其是近期阴雨天气,农村地区交通安全隐患更加突出,给交通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大队专门针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进行了研判部署并要求,结合辖区农村道路交通形势,组织警力下沉到乡镇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交通管理的概况,加强收集和统计辖区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特点、成因等信息,分别按照事故发生区域、车辆类型、驾驶人信息,事故发生时间、道路类型以及违法行为种类进行研判比对,分析出事故易发路段、时间、驾驶人、车辆,及时为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决策部署提供第一手资料,提高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求全体民辅警端正态度,树立高度责任感,继续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传统,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全力投入到农村交通安保工作中,全力遏制农村道路上拖拉机违法载人、摩托车涉牌涉证、面包车非法客运、酒驾、超员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反弹势头,形成有效的严打震慑声势,确保辖区农村道路安全畅通。
二、加强路面管控,严查严处交通违法。大队将道路管控向“无缝式”拓展,认真分析农村道路交通形势特点,严格落实交通管理措施。合理安排勤务工作,结合当前开展的“迎庆4号”专项冲刺阶段行动,合理调整勤务模式,科学安排警力,认真研判辖区重点车辆发生各类交通违法的规律、特点,实行定点与流动相结合的勤务模式,严厉查处酒后驾驶、无证驾驶、疲劳驾驶、超员、超载、非法营运、乘骑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做到查处一起,严惩一起,切实形成严管高压态势。组织警力多次深入事故多发、交通安全隐患突出的乡镇道路,及时查处“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无证驾驶、非法营运等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全力维护好农村道路交通秩序,坚决预防和遏制农村较大以上交通事故发生。充分发挥“两站两员”作用,在辖区乡镇进出主要路段设立临时检查点,重点对人货混装、不佩戴安全头盔、农用三轮车违法载人、摩托车无牌无证、三超一疲劳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查纠、劝导、制止,做到有违必查,有违必究,坚决把违法车辆挡在出村上路之前,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有效减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源头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大队结合阴雨天气道路交通事故特点,加大排查力度,积极联合交通、安监、路政等部门对农村道路危险路段、事故多发路段再进行深层次的排查,并结合实际制定切实详细的整治方案,不断完善农村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逐一登记造册,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请求整改,同时在急弯、陡坡、临水、临崖、漫水桥等路段的路侧增加防护和警告标志、禁令标志,在村道与主干道交叉口增设减速带,坚持发现在早、处置在早;对一时难以整治的隐患路段,增派警力进一步加强巡逻管控力度,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加大对交管办的培训工作,实现其预防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减少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排除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隐患的积极现实作用。督促农村驾驶人和车主按期检查、维护车辆,保证车辆安全技术状况良好,积极从源头上加强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9月以来,大队共排查交通安全隐患3处,整改1处。
四、加强宣传造势,营造守法氛围。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确保交通违法常抓不懈,使群众安全意识真正入脑入心,外化于行。充分利用乡镇赶场日、村民大会和红白喜事等活动,组织警力深入辖区各乡镇,采取摆放宣传展板、设立宣传专栏、散发宣传单、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向广大驾驶员及群众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深入乡间田地、小卖部、场站等人流密集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交通安全知识灌输给农村群众,有效提高农村群众出行交通安全意识,引导群众自觉摒弃交通陋习。充分发挥电视、官方双微、网络媒介等媒体作用,广泛宣传报道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带来的危害后果,对查获的典型交通违法行为予以曝光,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让每名农村道路交通参与者知法、懂法、守法,提高法律意识,理解支持农村交管工作,形成人人参与、社会联动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