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身份信息莫名被吸毒人员冒用,导致自己成了吸毒人员和前科人员,甚至影响到子女的学习就业。遂宁市安居区公安分局援彝民警覃馨熠了解情况后,多方咨询、汇报、协调,最终,呈报公安部对村民的身份信息纠错,对此,村民感激不已。
"我是去年七月份前往越西县越城镇担任'四治'专员的。" 援彝民警覃馨熠告诉记者,在开展工作中,她们了解到,该村有一村民阿某的身份信息被邻居冒用,从而导致阿某也成了"吸毒人员",并背负多起刑事前科。而冒用身份信息的吸毒人员又已死亡八九年。

"阿某被外省警方登记,因此更正十分麻烦。"覃馨熠介绍说,之前,本地公安机关也找到村两委作证收集材料,但久久没有结果,当时,当地党委政府又再次对吸毒人员进行登记,并要求对阿某进行社区康复,而阿某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对自己及子女都有很大的影响。
"当时,我将情况向当地公安机关和政法委禁毒办、州禁毒支队进行咨询,并与登记的外省警方取得联系。"覃馨熠介绍说,通过多方咨询协调,外省警方答应帮忙纠错,但需要这边提供相关手续。

"冒充者已经死亡八九年了,取证工作也比较困难。"覃馨熠说,随后,她们从零收集证据材料,在无外援无指导的情况下,顺利找到冒用者的母亲。讲明事情原委后,冒用者母亲也答应帮忙提供材料并作证。随后,覃馨熠和邻村的另一名四治专员,带领双方前往外省转交案卷材料,提取生物检材,并提请呈报公安部核实身份信息纠错。另外,也一并前往刑侦部门提交材料请求核实身份信息后更正前科信息。

今年九月12日下午,该村民的吸毒人员身份信息纠错终于全部完成。刑事部分仍在跟进。
"这一纠错,标志着我村乃至全镇吸毒人员减少一人,也算是国庆前夕向祖国奉上的一份小小贺礼。"看着自己大半年的忙碌终于有了结果,覃馨熠也颇有成就感,倍感欣慰和自豪。(安居区公安分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