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法治研究网!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一线传真 | 社会与法 | 最新法规 | 领导访谈 | 理论调研 | 公安 | 法院 | 检察 | 教育 | 卫生 | 国土
最新资讯 | 大案要案 | 案例评析 | 深度追踪 | 专题展示 | 司法 | 监狱 | 交警 | 税务 | 水电 | 乡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安
 
揭秘!一位南部公安战"疫"“粮草官”的幕后故事......
时间:2020-02-21 21:09:13  来源:

  汪晓东,54岁,南部县公安局警务保障室一名普通民警。平时扎根警营,一心扑在食堂服务和物资保管发放等工作上,他是让人放心的“粮草官”,平时大家常亲切地喊他“老汪”。

  倔汉子 “强制休假”令失效

  鞭炮声时而响起,回家的脚步匆匆,已到2020年1月19日腊月二十五了,春节越来越近。

  尽管单位离家不远,但单位缺少人力,汪晓东很少有时间照顾家,越到年底,警务保障任务就越繁重,和往年一样,他已做好了在单位“守岁”过年的准备。

  “不行,今年你休假陪家人过年,我来值班”。但是,今年情况变了,因连续几年都没能休假,警保室主任罗毅对其宣布县局的“强制休假”令。

  可是,刚回家三天,从电视等各种讯息中发现“肺炎”疫情愈来愈“凶”,汪晓东焦急难耐,“不行,我得回单位”了解到公安局防疫安排后,汪晓东急忙收拾衣物出门,妻子挡也挡不住。

  主动放弃休假赶回单位后,汪晓东始终坚守在警务保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为全局民警、辅警服务。往往绞尽脑汁,尽力把生活和物资保障等做等更好一些,用实际行动助力战“疫”。

  南部县公安局全警参战防控疫情,群众传统习惯会逛寺庙、放烟火,为了避免人员聚集,公园、寺庙等疫情防控丝毫不能放松,民警、辅警参战值勤值守,宣传防疫要求,警务保障室全体民警、辅警也全力做好物资、车辆等保障工作。

  大年三十,这一个特别的除夕,断断续续绽开的烟花仍然痴情地扮靓天空。汪晓东安排好驾驶人员和值守车辆,又到食堂安排伙食,保证大家吃好年夜饭,他心里笃定不能与家人吃团圆饭了。

  “唉,不等他了,反正这么多年也习惯了”妻子无奈之余又打电话叮嘱有老胃病的丈夫“再忙也别忘了吃饭”。妻子立马又张罗着家人一起包饺子,并对女儿说“你爸爸不能回来,我们多包些饺子,给他们送去!”。

  除夕夜,妻子和女儿拎起几大袋饺子,赶到汪晓东工作的单位食堂。“哈哈,来的太及时了,正好值班人员饺子不够”眉头紧锁的汪晓东同志一下笑逐颜开,妻子和女儿连忙帮助汪晓东把饺子煮好,一起送到110指挥中心和特警大队等值班人员手中。

  回到单位食堂,已是快到零点了,没能看上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的汪晓东才想起自己和妻子、女儿还未吃年夜饭呢。“没有饺子了,这汤圆是你娘儿俩最爱吃的核桃馅儿的......”他赶快煮了汤圆,端给妻子和女儿,“真好吃,爸爸真好”,女儿满脸幸福地撒娇。“不行,我马上要往火峰山执勤点增送口罩和对讲机”汪晓东将妻子和女儿送出单位大门,马上取物资出发......

  急性子 辗转千里“淘”口罩

  疫情复杂严峻,抗疫任务艰巨,勤务物资需求剧增,平时很少用的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资陡然紧缺。公安民警、辅警在防控疫情的一线,被感染隐患风险大,警务保障室的民警、辅警焦急万分,绞尽脑汁想办法,多方筹措“淘”物资。每天,汪晓东都和同事们一起,前往县委、县政府、疾控中心、医药公司等部门,多渠道争取防护物资。

  但是,因医院、政府等部门都急需这些物资,前期购置物资的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一线需要。

  通过多方打听,汪晓东终于联系到了与河南省新乡市一家口罩厂。“马上走!”大年初五,一听说“有货”,汪晓东立即请示。

  单位同意后,汪晓东带上一名驾驶员和所需的证明材料,立即驱车赶往河南。为了赶时间,他与驾驶员一起轮流开车,人歇车不停,饿了就是一包方便面和饮料充饥。

  千里迢迢,不辞辛劳,连夜赶到河南,漫天风雪,演绎冰冷“夜话”,他这才后悔衣服带少了。

  与厂家软磨硬泡,好话说尽,他终于“淘”到一万个口罩。口罩到手后,汪晓东一行一刻也不愿休息,又争分夺秒往回赶。

  往返两千多公里的路,他们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安全返回到单位。来不及休息一下,汪晓东又和警保室的同事一起紧锣密鼓地分发口罩等物资。大家让他休息一下,他说“买到了口罩,心里高兴,想马上发到同志们手中,让他们多一分安全。我这点累,不算什么”

  “细箩筛” 不容丝毫差错

  放弃休假,以局为家,汪晓东同志已经30多天没有回家了。

  为了搞好防护物资的采购、发放等工作,他根据单位的人数提前将物资分类搭配,准备好,因酒精、消毒液等都是购置的散装大桶装,他提前拿来瓶子一一分装好。这些看起来好像是不起眼的小事,可是,往往一做就是几个小时。他精心细致,严格把关,科学安排,合理分配,“绝不能有丝毫错失”“绝不能有跑冒滴漏”,把各类警务保障物资管得严丝无缝,他被大家称作“细箩筛”。

  这天晚上,妻子又到单位来看他,见他一个人在库房里默默的分装酒精、消毒液,便上前帮忙,这一忙就是几个小时,到晚上十二点,终于分完了,可是他还坚持要核对几遍。

  妻子嗔怪道“东西分下去就行了,哪用得着那么细致?”汪晓东说“同志们日夜在一线执勤,那么辛苦,那么危险,我不把物资管好、发好,哪能安心嘛?”妻子只好心疼地叮嘱“我也知道以大局为重,但你也五十多岁的人了,不是小伙子,自己要多注意身体......”送走妻子后,已是凌晨1点过了,汪晓东就在值班室里眯一觉,早上六点多钟又起床来到食堂,监督食堂消毒,组织食堂的工作人员为同志们准备早餐。

  发放完早餐后,匆匆忙忙吃上一口,他又要赶到库房开始为各单位发放防护物资了。发完物资后,他又马上去背上喷雾器开始机关办公区的消毒工作,从门卫到大门,从电梯到办公区,他不放过一个小细节,他说,我要为每一位同志负责,不能给病毒一丝丝机会啊!这一忙,一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又到了送饭的时间了。

  自从疫情发生后,南部县公安局食堂采用打包分餐制,每个执勤点由县局食堂负责送餐,局机关上班同志也到食堂领取后,到自己的办公室就餐。

  汪晓东每餐都要亲自到食堂进行监督,当人手不够时,他马上顶上,亲自将热气腾腾的饭菜送到执勤点,让执勤的同志能马上吃上热饭,而自己往往忙得忘了吃饭。

  如果发现物资使用有浪费现象,他往往大眼珠一瞪,大嗓门直接上来,严格批评,不留情面。有些人当时有些埋怨他“一根筋”,但事后大家都渐渐理解了。

  “我是直性子,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同事和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让他感到欣慰。“看嘛,春天已经来了,疫情马上就会过去”遥望不远处山坡上已经开放的油菜花,一脸憔悴的老汪眼睛又显得格外闪亮...... (赵相勇 赵莉文/图)

 
四川法治研究网:版权所有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部分转载于网络,信息作为参考。本站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