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鲜冰英 记者郭建坤)近年来,未成年人盗抢现象日益严重,并逐渐向低龄化、暴力型、团伙化转变。仪陇县检察院2013年至今办理此类案件28件62人,占全年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总量的52 %,犯罪嫌疑人小学文化居多,占70%,大多为无业游民,发生地集中在网吧等娱乐场所。针对此类案件的案发原因及特点,该院通过法制宣传、净化社会环境、跟踪帮教等方式加大对未成年人盗抢犯罪预防力度。
抓实法制宣传,打好意识“预防针”
针对犯罪嫌疑人文化程度均为小学水平,无业游民,缺少有效监管,部分为在校学生,因受到蛊惑、教唆引发犯罪这一情况,该院积极搭建普法宣传平台,深入社区开展法制宣讲,要求社区对无业未成年群体引起重视,监护人加强对这类人员进行的监管和教育。
同时,该院还创新建立法制副校长机制,派出法制副校长10名,定期给辖区内在校中学生上法制宣传课,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上课累计次数20余次。深入学校开展普法宣传征文、演讲比赛,让“学法、用法、守法、护法”意识植入学生内心。
净化社会环境,减少不良“传染源”
盗抢案件发生地大量集中在网吧、酒吧等娱乐场所,涉案未成年人经常出入此类场所,接触不良信息,极度影响并危害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针对此类情况,该院主动走访调查辖区内学校附近的娱乐场所,对不规范经营以及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娱乐场的主管单位发出检察建议4份。与公安、文化主管部门联合执法,要求其在高危地点增设巡逻岗亭,加强夜间的治安巡逻,在公众场所的各角落增装监控探头、照明灯,防止未成年人作案。
及时跟踪帮教,促迷途少年“归正轨”
该院进一步深化案前关爱、案中感化、案后帮教“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帮教工作机制的运用,注重检校、检企合作,吸纳社会力量共同关爱帮助未成年人,截至目前,已在县内5个学校建立了帮教联系点并签订了《未成年人帮教协议》。
该院充分利用在县河西工业集中区这个“未成年人帮教基地”,对犯罪情节轻微、悔罪表现好的不捕、不诉、免处、缓刑和刑满释放五类未成年人,联合社会资源开展帮教,先后引导5名未成年人进入基地一边工作,一边接受帮教,让无业未成年人得到了锻炼。同时,该院还定期跟踪走访,了解帮教情况,确保帮教效果,杜绝未成年人再次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