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何培文 张杰 记者 杨棕贤)为进一步维护芦山县城区静态交通管理,改善道路通行秩序,芦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以“治乱缓堵”、“双创”专项行动为载体,积极深化整治举措,用“三心”加强城区车辆停车秩序管理力度。
一、“精心”准备,高压严管。一是集中警力,严管严控。针对城区机动车违法停放在非机动车道的秩序乱象,大队集中优势力量,综合运用民警、辅警现场处罚、非现场取证、拖移车辆等手段,灵活管理,科学处置,并由大队领导跟班作业,对执勤执法、管控成效等进行全方位实地督查,迅速在短时间内形成严管、严控的局面。二是错时整治,形成态势。在集中整治的基础上,科学安排警力,采取定人定点、错时巡逻和流动巡逻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并在早、中、晚三个时段进行错时整治,以频率高、密度高、强度高的整治态势,从快从严查处违停行为。三是提炼经验,筑牢防线。总结“以静制动”街道严管工作经验,提炼“疏罚结合”、“点巡管控”、“长效管控”、“错时治理”等工作模式,将网格化管理责任民警作为“坐标”,充分发挥辅警的机动灵活的特点,快速出击、有效打交通违法的特点,加强迎宾大道、东风路、平安路、滨江路、老城区“四街”等重点路段的管理力度,全面筑牢城区停车秩序管控防线。
二、“细心”治理,完善机制。一是落实机制,形成常态。全面摸排梳理违停重点时段,制定了针对性的管控方案和措施,严格落实路段分包责任制、定点定人定责巡查制,明确了网格化管理民警、辅警管理责任,提高车辆违法停放的打击针对性,始终保持高压严管态势。二是定岗定段,长效管控。根据辖区道路实际情况和违法停车的规律,科学合理安排城区警力的分布、巡逻班次、线路和密度,确保08:00至晚上22:00时段,始终有民警、辅警开展管理工作。同时在早晚高峰时段将管理力量向繁华路段进行贴靠,最大限度的保证管理力量到位。三是增设车位,完善标牌。大队针对前期摸排情况,邀约城建、交通等部门召开停车泊位及标识标牌建设商定会,针对城区停车位少,车辆多的实际情况,实地调研,增设停车泊位,并按照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标识标牌。同时,建立健全停车收费管理机构的监督机制。四运用科技,调度处理。为确保科学用警,充分运用电子监控科技手段,大队结合“雪亮工程”建设,落实专人强化对重点路段的实时监控、网格化治理,及时掌握机动车违法停放的情况,发现乱象及时指挥调度在岗民警进行处置。
三、“倾心”宣教,营造氛围。一是现场说法,典型宣传。在依法严管的同时,充分发挥执勤民警、辅警作用,立足执勤岗位,向群众传播绿色出行、文明出行理念,及时告知当事人违法停车的处罚标准、处罚依据和处罚额度,并大力宣传整治措施、相关法律条款等,使驾驶人了解违停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违法停车的危害,引导驾驶员文明出行。二是扩大范围,广泛告知。结合“七进宣传”活动,组织民警深入到商铺、小区、单位、学校等着力宣传乱停乱放的整治措施、相关交通法律法规、文明交通的意义以及乱停乱放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群众对改善城区道路交通环境的认同,引导驾驶人自觉遵章停车,为城区道路交通提供良好环境。三是利用平台,警媒联动。加强与芦山电视台的协作,邀约记者随警作战,一线跟踪报道,并利用微博微信平台,曝光城区乱停乱放的交通违法行为,广泛宣传违法停车的危害性,广泛宣传集中整治的目的、意义、措施,提倡绿色出行,引导广大驾驶员树立文明出行及停车理念,最大限度争取社会和群众的理解、支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