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龙德文)农网改造承载着对仪陇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近年来,仪陇县供电公司加快推进农网改造升级,致力于解决农村配变容量不足、线路过载、部分地方低电压和供电半径大等问题。8月2日,跟随农网建设工作者们的步伐,走进仪陇县土门镇东风村、大龙泉村,观紫镇龙台村,重温着农网建设中那一段段艰辛难忘的历程,零距离感受着农网改造后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一区一策”全力支持网改
从仪陇县城出发到土门镇,一路上,居民屋舍,田陌交通,电线电杆,相映相连。“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改造了仪陇县200多个未网改村的电网,今年,我们将完成剩下的23个未网改村的改造任务。届时,仪陇县境内还有未网改村的历史将终结。”仪陇县供电公司发建部主任黄明,看着映入眼前的电网,有说不尽的自豪感。
“主要是省市公司的关心关怀,关键在于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黄明介绍说,针对全县农网改造,仪陇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一区(乡镇)一机制”,将农网改造任务纳入目标考核,与各农网实施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和细化任务,因地制宜,各乡镇在政策宣贯、线路路径、用地、电力设施保护和施工保障等方面服好务,解决施工中的困难和问题,形成齐抓共管、各抓各管、一管到底的局面。
仪陇县供电公司积极发挥好农网建设主体责任,加强与县级各部门、各乡镇的协调沟通,密切配合,落实要求,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农网建设任务。公司主动对接县委政府“一区一策”,将农网工程做成“四好工程”,即:“平安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和“人民满意工程”。
据介绍,为实施好农网工程,仪陇县供电公司认真做好前期各项工作,多渠道、多方式宣传农网政策,加强与村社的联系,促成与改造村在农网政策执行、施工协调配合和电力通道清障等方面达成共识,全力推进农网改造施工。
“一地一病”全部都要解决
仪陇县虽有“两德”故里美誉之称,但是全县农村电网在没升级改造前,普遍存在着网络状况差、供电可靠性差、安全隐患多、低电压突出的问题,农村配网短板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也对老百姓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
“土门供区多数村都是在2001年前后一、二期农网改造的,加上没有进行过农网改造的村有65个,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对27个村进行了升级改造。”在土门供电所,所长张中说起现在的供电网络和近年来大伙不辞辛苦地搞农网改造,心中固然有一丝丝欣慰。
东风村距土门镇10公里,常住人口1000多人,在没有进行农网改造前,村民过着有电灯不亮、家电成摆设的日子。
低电压让人愁。原来村上的配变容量严重不足,供电质量差,电压低,“本想着增添电器来改善下生活,但是家电成了摆设,深更半夜还要起来打米.....。”村民刘应明叙说着没有网改前的生活。
2014年,土门供电所为该村进行农网升级改造,新增4台100千伏安配变、新架10千伏线路1公里、低压线路17公里。
“现在,电压质量提高了,全靠土门供电所及时为我们进行了农网改造。”在村民刘应明的家里,迎着电风扇吹出来的阵阵凉风,刘应明掩不住内心的喜悦。
下一步,仪陇县供电公司将抓住新一轮农网改造政策、精准扶贫战略和中心村电网建设契机,尽快完成一二期农网改造不彻底的部分村的农网改造升级和低电压台区治理,解决好农村电压低、网络差、供电可靠性差、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确保广大百姓群众用好电。
“一村一网”电亮百姓出路
自2000年开始争取国家投资进行农网改造,到2015年的16年时间里,仪陇县35千伏及以下电网建设总投资达7亿元,先后实施了一、二期农网改造、西部农网完善、“户户通电”、农网升级改造和低电压治理项目。
近年来,仪陇县供电公司在推进农网改造升级进程中,还积极配合仪陇县委政府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村聚居点建设、就村落改造提升和推进“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建设。
仪陇县农工办相关人员说:“从最开始的村村通到户户通,再到现在的农网升级,建一张坚强电网,实现了村村相连、村镇相通,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也改善了农村发展条件和人居环境。”
仪陇县大龙泉村就是受益的村社之一。作为全县285个贫困村之一的大龙泉村,村民住户350户,共5个社,原来存在用电区域不在同一行政区内的问题,而且供电质量差。2015年,大龙泉村经过农网升级改造后,整合全村用电网络,实现了用电的统一和供电能力的提升。
“我是靠农网改造的资源和政策的优势,一步一步把生意做起来的。”大龙泉村木材加工户陈家富一边打理着自家的生意一边说起这几年的辛苦。2014年,陈家富刚从外地务工回来,正赶上县里面扶持贫困村的政策优势,他左寻右思后,争取到政府贷款资金,在村里开了一家木材加工店。由于用电电压不足,导致生意不怎么景气。
2015年,土门供电所为大龙泉村实施了农网升级改造,改善了村上的用电质量,陈家富的木材加工生意才得以经营下去。“现在,有了充足的电力作保障,决定把业务扩大,把范围推广。”如今,陈家富的木材加工房已经改成了两层小楼,一年可收入近5万元。
经济要发展,百姓要致富,这正是仪陇县供电公司加快建设电网的关键所在。
像陈家富这样的例子,在观紫镇龙台村还有很多。“我们村紧靠场镇,360多户住家户中就有160户家庭装了空调,另外还开设了豆腐加工店、酿酒厂等,全靠供电所及时进行了电网改造。”龙台村村支书陈家书说。
而今,一条条银线穿越老区的崇山峻岭,农村供电网络在广阔的仪陇山区星落棋布,犹如千万颗明珠点亮老区新农村锦锈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