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法治研究网!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一线传真 | 社会与法 | 最新法规 | 领导访谈 | 理论调研 | 公安 | 法院 | 检察 | 教育 | 卫生 | 国土
最新资讯 | 大案要案 | 案例评析 | 深度追踪 | 专题展示 | 司法 | 监狱 | 交警 | 税务 | 水电 | 乡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司法
 
仪陇“线上+线下” 公共法律服务“零距离”
时间:2019-06-13 17:45:42  来源:

  “人民调解有什么特点,仪陇县人民调解工作近年来最突出的成绩是什么?”“近几年仪陇县法律服务还有哪些特色、亮点?”……6月2日至3日,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在仪陇召开,九县(市、区)司法工作者详细了解了仪陇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亮点。

  近年来,仪陇县以深化司法行政改革为总抓手,创新性开展工作,高质量完成各建设项目,基本建成功能强、服务优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动和促进了社会治理创新。
 

以平台建设为重点

打一个电话、上一个网站、进一道门,就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如何才能让老百姓在寻求法律帮助时好认门?如何让老百姓得到更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近年来,仪陇县司法局带着问题思考,积极推进“热线、网络、实体”三大平台,实现虚实结合、深度融合、协调联动,形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备、上下贯通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体系。群众只需打一个电话、上一个网站、进一道门,就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群众需求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导向。为此,我县建立了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律人才服务等职能集于一体。”仪陇县司法局工作人员宋红霞介绍,目前,该县规范化建成1个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57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29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设置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服务窗口,配备电子显示屏和触摸查询一体机,让群众通过“窗口+设备”快速获得法律服务。该县11个中心镇司法所被省司法厅命名为“省级规范化司法所”,立山司法所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先进司法所”称号,县司法局“三个规范化”司法所建设做法得到省司法厅肯定。

  此外,该县设置“12348”法律咨询电话,落实专职律师值班,开通“仪陇司法”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定期发布法治信息,建立“线上+线下”“人机结合”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近年来,“12348”热线共解答法律咨询12万余人次,受理法律服务3500余件。宋红霞告诉记者,通过推进“互联网+法律”服务,打造网上公共法律服务大厅,仪陇县真正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零距离”。
 

以培育人才为依托

全县937个村(社区)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

  “你们村签订这份承包合同时应该注意这几个方面……”日前,仪陇县赛金镇雷家坝村村委会准备将该村部分土地承包给该县某果业公司种植果树。面对陌生的法律条文,该村干部立即给法律顾问赵芹打电话咨询。了解情况后,赵芹马上赶到雷家坝村,全程参与本次土地承包事宜,提供相关法律援助。最终,雷家坝村村委会与果业公司签订了为期30年的《土地承包流转经营合同》。

  “我们对法律知识不是很懂。以前跟业主签合同都是凭感觉想当然。现在好了,有了专门的法律顾问,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都可以咨询顾问。”雷家坝村党支部书记黎辉说,自从村里有了专门的法律顾问,村干部和村民一旦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打电话问顾问。“有了律师在身边,心里也就有了底。”

  “以前,我们想请个律师打官司,得找关系、托熟人,费时、费力又费钱。遇到矛盾纠纷也不晓得找谁帮忙解决。如今,在村里就能找到法律顾问,省时、省力还免费,太方便了。”复兴镇双星庙村村民杜某说,前段时间,他与同村人发生一起土地纠纷,就是通过村里的法律顾问出面调解才得以圆满解决。

  仪陇县以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依托,聘请法律工作者进村入组,成为村民身边的法律顾问,实现了全县937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为村民法律咨询、村委依法行政、人民调解和普法工作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以新媒体为普法载体

形成“互联网+”普法新格局

  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仪陇县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坚持“最多跑一次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的服务宗旨,开辟“绿色通道”,缩短办事流程,积极推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便民举措,提高群众办事效率和满意度。健全人民调解工作,及时调整、充实县、乡、村三级调解组织,完善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多维网络,建立起人民调解组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多维体系。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并非一日之功。在这个过程中,我县通过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以及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活动,增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效果。”宋红霞介绍,该县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法治扶贫暨送法进乡村”“1+10”法治宣传教育等主题活动,组建普法讲师团、法律顾问团和乡镇法治宣传小分队在基层轮流宣讲,选派118名政法干警担任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培养“法律明白人”4595人,紧紧抓住重点对象和重点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创新普法载体,充分发挥新媒体、新技术作用,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成“互联网+”普法新格局。(吴家玺)

 
四川法治研究网:版权所有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部分转载于网络,信息作为参考。本站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