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法治研究网!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一线传真 | 社会与法 | 最新法规 | 领导访谈 | 理论调研 | 公安 | 法院 | 检察 | 教育 | 卫生 | 国土
最新资讯 | 大案要案 | 案例评析 | 深度追踪 | 专题展示 | 司法 | 监狱 | 交警 | 税务 | 水电 | 乡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生关注
 
善行安居·345:构建“物质+服务+发展”三位一体救助体系
——遂宁安居区精准覆盖7乡镇高龄群体,满意度提升82%的实践路径
时间:2025-03-17 15:22:05  来源:

  2024年8月以来,遂宁市安居区众悦老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安居区民政局指导下,创新打造“善行安居·345”社会救助服务模式和体系,精准覆盖7个乡镇的高龄困难群体。截至目前,该模式已累计发放价值6.38万元的救助物资,惠及76名70岁以上特困、低保对象,同步建立1992份边缘群体动态档案,构建起“物质+服务+发展”三位一体救助新范式。

机制突破

  据介绍,该模式通过三大核心机制实现精准救助。一是需求发现机制。该中心组建了7人专业团队开展为期1月的深度调研,运用“入户访谈+问卷调查+社区观察”三维诊断法,完成500余名困难群众需求画像,建立包含生活照料、心理支持等6大类37项需求清单。二是资源整合机制。团队联动15个村社、83名志愿者形成“五社联动”网络,累计获取2347.5小时志愿服务支持,创新“慈善资金+物资援助+专业服务”资源包供给模式。三是效能监测机制。建立起“一户一策”电子档案系统,通过15个微信社群实现服务过程全留痕,开展452人次跟踪回访,动态调整救助方案。实现了社会救助服务机制有效突破。

服务升级

  该模式突破传统救助局限,形成了三大服务亮点。一是精准化物资配送。6.38万元慈善物资按70元/户/月标准建立“基础物资+个性需求”配送机制,开发“高龄照护包”“健康监测包”等4类定制化物资组合。二是专业化心理干预。开展救助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组活动15场,建立“社工+心理咨询师”双师服务模式,累计为112名老人提供心理疏导。三是发展型能力建设。一年来,团队组织社会融入能力提升活动30场,培育5名老年骨干成为“社区助老员”,形成受助者向助人者的良性转化。突破传统救助局限,实现了救助服务升级。

社会成效

  该模式实施一年来显现多重效益。从个体层面看。救助对象生活满意度提升82%,紧急事件发生率下降45%。从社区层面看。建立15支志愿互助小组。从制度层面看。推动出台《安居区特殊困难群体探访关爱制度》,形成“主动发现-精准识别-多元响应”标准化流程。

未来规划

  据该中心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模式还计划将着力完善“三个延伸”。从高龄群体扩展至留守儿童等4类重点人群,实现对象延伸。试点“救助+就业”联动计划,开发居家养老护理等技能培训,丰富内容延伸。搭建智慧救助平台,运用AI算法实现困难预警和资源智能匹配,提升技术延伸。同时,继续在慈善资源可持续性、人才储备和预防性服务上进行深化探索。

 
四川法治研究网:版权所有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部分转载于网络,信息作为参考。本站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