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ICU”一词,可能不少人觉得很陌生,它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英文缩写。重症医学科无疑是全院里最特殊的一个科室,当患者被推进去的那一刻,ICU的大门便会将患者和家属隔开。大门外面是家属焦急的等候,大门之内则是医护人员在与死神赛跑,分秒必争。

重症病人救治中心、20年来励精图治飞速发展
6月22日,记者来到县人民医院住院部6楼,见到重症监护室科室主任涂朗。据涂朗介绍,ICU是医院各临床科室重症病人的救治中心。主要收治的是休克、严重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急性肾功能不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严重肝功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与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镇静与镇痛、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免疫功能紊乱等危重病人。
涂朗介绍,1997年7月1日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正式成立,到现在为止已经20年了。科室最初只有两间病房,4张床位,无专业医生,仅7名护士。随着业务发展的需要,ICU队伍不断壮大,陆续派医生、护士至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经过20年的励精图治发展,医院重症医学科目前已拥有一支专业化程度高、业务素质好、综合救治水平高的医护队伍。目前,科室占地面积约800 平方米,实际床位16张,开放床位12张,大病房床位14张,单间2间;全科职工共30人,其中医生7人,副主任医师2人,住院医师5人;护士20人:主管护师 7 人,护师6人,护士5人,规培护士2人,护工3人。科室仪器配置齐全,拥有心电监护仪16台、呼吸机13台、纤支镜2台、除颤仪1台、心电图机1台、床边血液分析仪1台、亚低温治疗仪1台、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车上备有喉镜、气管导管、各种管道接头、急救药品以及其他抢救用具等)、输液泵8台、注射泵18台、转运设备(转运呼吸机2台、转运监护仪2台)等。涂朗说到:“从最初的从零开始,发展到现在的遂宁第二大ICU,是及其不容易的。凝聚了20年来所有ICU医护人员的心血和汗水,”

工作繁重高风险、与死神赛跑累并快乐着
重症医学科是全院甚至全县危急重症患者最集中的地方,这里是离死神最近的地方,这里不仅需要各种各样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更需要专业知识更广泛、基础知识更扎实的医生、护士。
重症病患的生死往往掌握在抢救的一分一秒中,所以ICU的医护人员都要求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急救处理的应变能力。在这个科室里,没有直接能够出院的患者,并且是全院死亡率最高的科室。对于这个相对“特殊”的科室来说,ICU医护人员必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来支撑高强度的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患者负责;患者怎么救,要求医生有快速的反映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同时,细心、耐心,对病人的同情心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经常收治三无病人,很多费用都是我们医院协调解决。”据涂朗介绍,经常有三无病人被送来急救,科室总是以病人安危为己任先行抢救,医疗费用由医院垫付,病人日常吃喝等生活费用则由科室负责。众所周知,ICU病人产生医药费用是极高的,但是县人民医院本着服务群众一切为了患者的理念,做到费用十年不变,大大为我县重症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
“尽管重症医学科的工作量非常的繁重,而且危险无时不在,但重症医学的医护人员还是苦中有乐。”涂朗说到,每当一个濒临死亡的危重症患者,通过大家日夜奋战,团结协作,不懈的努力而起死回生的时候,也是他们最高兴的时候。在ICU里,经常能够听到医生对患者家属说的一句话就是:“ 患者能够转危为安是对我们最高的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