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法治研究网!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一线传真 | 社会与法 | 最新法规 | 领导访谈 | 理论调研 | 公安 | 法院 | 检察 | 教育 | 卫生 | 国土
最新资讯 | 大案要案 | 案例评析 | 深度追踪 | 专题展示 | 司法 | 监狱 | 交警 | 税务 | 水电 | 乡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卫生
 
59年砥砺前行 成就不一样的南充市身心医院
时间:2019-06-21 11:06:49  来源:

  “墙壁是软包装,房间安装有中央空调,临过道安装是大钢化玻璃窗,安全舒适。” 南充市身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刘月光自豪地介绍到。6月19日,南充市身心医院在小龙分院举行了新闻宣传培训暨媒体开放日活动,华西都市报、四川法治报、四川新闻网、南充日报等9家媒体记者,走进了南充市身心医院小龙分院,在这个白兰色调为主的新建的医院里,优美的环境、现代化的设施,热情的医护人员,给人眼前一亮,点赞声不断。

  始建于1960年的南充市身心医院(南充市第六人民医院),经过59年的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医院。医疗服务辐射南充、营山、蓬安、仪陇等周边地区300余万人口。

  从建院以来,一直秉承“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民政宗旨,紧紧围绕便民、利民、惠民目标,艰苦奋斗,锐意改革,不但获得“全国民政基层单位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全国爱婴医院”“四川省园林式单位”等荣誉,同时也是川北医学院、南充卫校、南充技师学院教学实习基地,从而成为了一所不一样的民政精神病医院。

不一样的发展历程

  从建院之初的32间民房、15张病床,到如今拥有1700余张病床、3个院区的现代化医院;从“营山县精神病疗养院”华丽转身为“南充市第六人民医院、川北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南充分院”;从最初的“老三件(体温表、听诊器和血压计)”发展成为拥有GE螺旋CT、飞利浦彩超等160余台国内外先进设备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养老“五位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从没有级别跃升为“二甲”再到创建“三乙”……南充市身心医院实现了一次又一次历史性跨越,完成了从封闭型向开放型、专科型向“大专科、小综合”型的两次重大转变。59年沧桑巨变,医院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每一次嬗变,每一次飞跃,都凝聚着四川民政的坚强支撑和一代又一代身心医院人的不懈努力。

不一样的创新模式

  精神病专科医院由于服务单一,受众面窄,加之私立精神病院的大量涌现,生存状况普遍令人堪忧,走出困境的唯一办法就是适应并开拓市场。医院领导班子时刻关注医改政策,在做强精神科、拓宽综合科的基础上,大力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充分利用民政政策和资金优势,投资9600余万元在南充高坪区修建荣军老年养护楼并于2018年投入使用,投资1500万元对受托管理的营山县城南镇敬老院进行一期打造,力争两年内成为营山县康养和慢病管理的典范。在学科建设方面,充分发挥重点专科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成了精神康复科、心身疾病科、重性精神科等8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在业务拓展方面,2013年加入“南充市医疗集团”,2014年与南充市中心医院部分科室结为专科联盟,2015年成为省精卫中心定点辅导医院,2016年成为川北医学院教学医院,2017年与苏州市广济医院开展科研合作,2018年为川北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南充分院。在能力提升方面,常年聘请华西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三甲医院的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开展教学查房和技术指导。通过与医学院校和三甲医院合作,使医院在专业团队、医疗技术和管理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

不一样的薪酬模式

  乘着全国医改的浪潮,借鉴“三明医改”模式,充分利用绩效的杠杆作用,从2015年起在南充市医疗行业率先推行医疗、管理岗位年薪制。年薪分基础绩效、工作量绩效和安全风险保证金三部分,其中基础绩效按标准减除缺陷扣款后每月发放,工作量绩效根据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后每季度发放,安全风险保证金根据院长年度考核结果年终发放。在普遍提高职工待遇的基础上,既做到了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又将团队与个体、荣誉与利益挂钩,充分调动了职工积极性。

不一样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医院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民政系统的医院人才匮乏是致命的短板。几年来,医院在引进紧缺人才、培养实用人才、储备后备人才方面,努力探索,大胆创新。通过采取引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给予提供安家费、免费周转房等优惠条件,招聘了一批急需专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重点引进了一批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同时有计划地选派医务人员到台湾、北京、上海等三甲医院进修、规培和短期培训,每年用于人才引进和继续教育费用约200余万元。近3年来,共从省内外三级医院引进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和研究生13人,医院目前有正高8人、副高56人、研究生9人。近5年来,医院获得国家专利1项,合作承担省级科研课题3项,独立承担市级科研课题2项,申报市级科研课题6项,发表论文103篇。

不一样的团队文化

  作为一所隶属于市级却身处西部偏僻小县城的民政精神病医院,没有大城市的地理优势,没有医疗支援的保障,更没有富裕的财政支撑,这毫无疑问制约着医院的发展。然而,生存与事业的需要让不屈不挠的身心医院人以不抛弃、不放弃的执着追求,发扬“5+2”“白加黑”的奉献精神,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通过几十年的艰难发展和变迁,让所有身心医院人体会到从被遗忘、被歧视到被尊重、被需要的酸甜苦辣。而今的身心医院已是营山县门诊量最大、住院人次最多、最早成立血液透析室、最早成立ICU的医院,职工的职业荣誉感和民政人的归属感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从2011年至2018年,短短8年间,医院年门(急)诊量从13万升至34.79万人次,住院人次从9千升至2.37万人次,手术台次从3千升至8千。

不一样的宣传理念

  医院领导班子确立了“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的宣传理念,与新华社、南充日报等10余家新闻媒体建立了定期沟通机制,共同营造健康的医疗舆论环境;在高速路出入口和营山县各乡镇醒目位置安装医院宣传广告;拍摄医院宣传片、精神疾病科普片和微电影并上传到腾讯、优酷等知名视频网站推广;与营山县电视台合办了“健康面对面”健康讲座。通过对医院的品牌打造,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医院、选择医院。

不一样的民政情怀

  作为南充市民政局直属事业单位,医院始终将民政服务对象的救治摆在首位。承担着复退军人精神障碍患者、流浪乞讨和城市“三无”人员的救治任务,每年为该类病人补贴医疗费用约500万元。免费为重型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到社区和乡镇进行专业指导和随访服务。2014年承担了营、蓬、仪三县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按照防治结合的模式建成了县、乡、社区三位一体的管理治疗网络。2018年承担了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项目,通过专业团队的有效介入,有效避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不一样的惠民举措

  通过采取捐赠资金、派员驻点帮扶等形式定点帮扶贫困乡镇,近5年共捐赠资金132万余元。与15个乡镇卫生院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定期下派中级以上职称医务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坐诊、授课,每年捐赠医疗设备、常用药品和器材等共计80余万元。开通了微信、电话和窗口预约挂号方式,开设全年无节假日门诊和夜间门诊,推行了独具公立医院特色的“先诊疗后结算”诊疗模式,为贫困群众就医开辟绿色通道,所有药品、医用耗材实行零差率销售让利患者。组建专家医疗队定期深入各乡镇,为贫困患者、精准扶贫对象开展义诊咨询和巡回医疗服务。这些举措有效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座谈会上,刘月光介绍了南充市身心医院的发展历程,以及近几年所取得的成绩。与会记者同小龙分院管理团队一起共叙友谊、共话发展,为医院新闻宣传工作“把脉问诊”。分院负责人陈思宇主持了座谈会。

  (黎万霞  敖朝军  四川法治报记者牟廷河文/图)

 
四川法治研究网:版权所有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部分转载于网络,信息作为参考。本站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