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法治研究网!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一线传真 | 社会与法 | 最新法规 | 领导访谈 | 理论调研 | 公安 | 法院 | 检察 | 教育 | 卫生 | 国土
最新资讯 | 大案要案 | 案例评析 | 深度追踪 | 专题展示 | 司法 | 监狱 | 交警 | 税务 | 水电 | 乡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乡镇
 
从不请自来的“客人”到安居乐业的“主人”
——荥经县民建彝族乡三“头人”联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时间:2020-06-23 13:07:55  来源:


沈义南 李月萍 记者 杨棕贤

  远处山峦交相重叠,近处屋舍错落有致,汽车在生机盎然的翠绿茶长廊中悠然行进……走进荥经县民建彝族乡大坪山聚居点,首先印入眼帘的便是颇具彝族特色的五排平房,在每间房子门口还都挂了写有户主名字的牌子。

  民建彝族乡是荥经县的一个少数民族乡,有大坪山和塔子山两个较为集中的彝族聚居安置点,彝族人口有1000多人。

  民建彝族乡党委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彝族聚居点基层治理工作,如何让这群自发迁居而来的“客人”安心居住,并且有产业发展,这个问题一直牵动着民建彝族乡党委政府的心。因此,每年他们都要专门召开1-2次民族工作专题会,要求彝族聚居点的问题首先解决,彝族同胞要办的事立即办。不仅如此,还由政法委员具体抓彝族聚居点的社会治理,采取村民自治,致富带头人引领和帮扶,实现了社会和谐发展,民生有序保障的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


政法委员当“领头人” 率领村民实现自我有序管理
 


(彝族同胞在火把广场载歌载舞)

  安居才能乐业!只有把这个最基本的问题解决,住得安安心心,村民才会有进一步发展的念头。走进大坪山聚居点,很明显就能够感觉到这里和其他聚居点有大不同:红瓦房、红黑相间的绘画和牛角图腾、彝族火把广场,这是一个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完善的彝族聚居点。

  “以前住的是灶房和住房一体化的垛木房,屋顶盖的是石棉瓦,下雨还会漏雨。现在通过政策的扶持,我们改变了住房条件,盖起了新房,而且装修成了一间一间的,灶房和住房也已经分离了,居住起来感觉比较舒适,孩子和大人们都比较开心。”说起新生活,村民阿革日伍笑得合不拢嘴。

  民建彝族乡政法委员洪继祥告诉记者,在促进基层治理中,民建彝族乡党委政府注重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创新了“党支部+自管委+排长(区长)+村民”管理模式。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充分发挥聚居点自管委的作用,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实现自我有序管理。不仅如此,他们还将乡政法委员确立成了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头人”,发挥着头雁效应。

  洪继祥作为三个“头人”联动其中的一个主角——“领头人”,刚到位不久就马上融入到了具体工作中。抓典型、树标杆广泛宣传,身体力行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着每一位彝族同胞。民建彝族乡诚实守信的“中国好人”李国琼的事迹就充实着满满的正能量。从德治教化,先进人物事迹感化,政策法规引领,积极引导彝族群众敬老爱幼,重义守信,勤劳发家,遵守社会公德。“我们由自管委负责对村民生产生活进行全面管理,根据村民自治法由村党支部搭建议事平台,讨论制定村规民约,先后制定了《聚居点管理办法》和《文明公约》。”洪继祥告诉记者,要让村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参加管理,就要保证大事小事都要村民知晓,在村民议事的基础上,根据村民意愿做出议事决定。把治理对象变成治理的主体,提升村民的参与感,把议事决定变成村民的自觉行动。


致富达人当“带头人” 带领村民种植茶叶发家致富
 


(采摘茶叶)

  不止在安居,关键要乐业。

  姚清国是塔子山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据他回忆,之前大坪山聚居点的群众处于生活水平比较低下的状态,因为是外来人口迁移,缺乏生产资料、语言不通等现实问题摆在面前。但同时,大坪村也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土地多,并且很适合发展高山有机茶叶经济。

  脱贫攻坚冲锋号奏响后,民建彝族乡党委政府规划怎样才能使彝族同胞尽快脱贫,本着立足当地,利用当地资源让贫困户脱贫。

  姚清国便是这个带领贫困户脱贫的“致富带头人”,他告诉记者,2016年,他将塔子山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数百亩茶园以每年每亩50元的超低价格,承包给了33户彝族同胞。不仅如此,还手把手教他们高山茶叶的种植方法,等到茶叶上市季,再按照市场价格回收茶叶,彻底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而那些没有承包茶园的村民,则可以通过在塔子山茶叶有限公司采茶挣工钱,如果每斤鲜茶叶卖50元,他们就可以获得25元的工钱,并且每月按时发放。这样在家的彝族同胞天天有钱挣,月月有收入,大家都有了基本的生活来源。

  就这样,通过茶叶种植和茶园承包管理以及外地务工等形式,民建彝族乡大坪村聚居点解决了就业问题,增加了家庭收入。有了经济收入彝族同胞彻底改变了生活窘境,生活过得红红火火,逐渐形成了风气正、人心稳,安居乐业的新农村景象。


威望长老当“牵头人” 引领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为了对聚居点实施有效管理,大坪村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推举产生了自管委成员,同时在农户中选拔了一位人品正、行为端,在群众中有一定威望的“治安牵头人”任自管委主任,此人就是李木子哈。

  李木子哈精通彝汉双语和彝族风俗习惯,能够有效的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同时,自管委制定了相关村规民约,李木子哈协助自管委帮助彝族同胞逐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摒弃了以前“席地而坐、打团堆、聚拢打牌和喝酒”等不良习俗。

  “刚搬来时,部分村民有小偷小摸行为,个别村民还有吸毒现象,通过面上教育,案列警戒,批评说服,现在小偷小摸几乎没有了!吸毒数量也大大减少了!”李木子哈自信满满,通过不断努力,以前的陋习都会全部改过来的。

  对于这一点,荥经县禁毒大队的魏杰也做了肯定回答。他告诉记者,以前由于文化差异、习俗不同、语言不通,导致沟通交流困难,需要所在乡镇、村组纳入分类甄别管控,可是由于人员和经费等等困难因素,工作难以有效推进,吸毒人员管控形式大于内容难以见效。“现在不一样了,禁毒大队利用民建彝族乡‘三头人’工作法,将禁毒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健全禁毒工作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

  据魏杰介绍,禁毒大队在组织开展社会吸毒人员专项排查梳理工作时,会结合“牵头人” 对当地情况熟悉,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说话做事能够让人信服的天然优势开展摸排工作。“村民往往更愿意相信他们所说的话,在走访过程中也不会有很大的抵触情绪。”魏杰说道。

  不仅如此,禁毒大队还与“致富带头人”组团成为因毒致贫人员的帮教小组,共同开展对戒毒康复人员的帮教工作,为吸毒人员探索基层治理发展新路子。利用民建彝族乡茶叶种植优势,鼓励吸毒人员积极生产,为吸毒人员实现再次就业提供保障,切实转变了吸毒人员“等、靠、要”思想,确保涉毒人员复吸率降低。

  据介绍,为了确保工作有抓手,责任能落地,大坪山聚居点的每一排房子还选了一位“排长”,协助“牵头人”具体负责抓该排住户的日常协调管理和服务。另外,塔子山彝族聚居点结合当地实际,划分了A区、B区和C区,每一区又选了一位“区长”出来,“区长”进入自管委共同管理聚居点事务。

  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发动群众参与自治,争取企业支持帮助,协力同心共建共治,把党的政策红利让给群众,切实为群众解决困难,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主体,在治理基层的同时,也治理自己。民建彝族乡党委政府就是这样通过点滴小事,让聚居点的农户感受到党组织的初心与使命,在推进基层治理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积累,让一群不请自来的“客人”定居下来,成了安居乐业的“主人”,一个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美丽和谐的民族乡也借此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四川法治研究网:版权所有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部分转载于网络,信息作为参考。本站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