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2 日,遂宁高新技术产业船山园区政务服务中心内,四川兴星链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谦和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刚刚办好的营业执照与公司印章,不禁感慨:“选择在遂宁投资、落户船山,真是选对了地方!”
回溯至一个月前,2 月 17 日,船山区与四川兴星链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母公司 —— 江西东驰新能源产业有限公司成功签署钠转干电池项目合作协议书,就此拉开了船山区今年 “大招商、招大商” 的序幕。
全力争取:1% 可能 100% 努力
故事始于 2024 年 10 月,船山区捕捉到一条关键招商线索:江西东驰新能源产业有限公司计划扩大产能,有意在西南地区布局,正于多地考察。船山区迅速反应,第一时间组建招商小分队,主动与江西东驰对接,以精准的政策解读和定制化服务,展现出十足诚意与高效作风。
在整个招商过程中,船山区始终坚持 “一把手” 招商策略。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多次带队,开展 “一对一” 上门拜访,全力推动项目签约落地。与此同时,企业也多次派员前往船山区实地考察。双方互动频繁,合作进展迅速且稳健:
2025 年 1 月,船山与东驰初步草拟合作协议。
1 月 8 日,双方于深圳深入洽谈。
1 月 14 日,核心条款达成一致。
1 月 22 日,签订合作备忘录。
2 月 17 日,船山区人民政府与江西东驰新能源产业有限公司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遂宁隆重举行。
该钠转干电池项目规划占地约 500 亩,固定资产投资约 52 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日产钠转干电池 1500 万支,年产值约 100 亿元。如今,项目已从规划蓝图逐步迈向落地实施。“在招商线索转化为实际项目的过程中,大家都鼓足干劲,秉持着‘定了就干、干就干好’的信念。” 船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即便只有 1% 的落地可能性,船山区也会全力以赴,抓住与企业的每一次接触机会,凭借最快速度与最优服务,为项目量身打造最合适的落地方案。
持续护航:落地服务保障不松
杨谦和在办理证件的间隙,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邹凯抓紧与其交流。从企业生产工艺、原辅材料,到探讨绿色发展思路,交流直奔主题、简洁高效,短短十多分钟便完成。邹凯此次前来,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指导企业以最小成本实现环境治理成效最大化;二是助力企业快速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办理。他介绍,按照常规程序,环评报告表审批办理至少需 30 个工作日,如今生态环境部门积极响应效率革命行动,将审批时限压缩了 70% 以上。“经初步研判,该项目符合‘承诺制’审批条件,审批时限最快可缩短至 2 个工作日以内。”
遂宁高新技术产业船山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何翠兰同时担任该项目的秘书。在她手机里,《钠转干电池项目工作任务分解表》被置顶。围绕钠转干电池项目,船山园区配备了三名项目秘书,分工明确:一人总牵头,一人负责协调事项,一人负责工程项目建设相关事宜,全方位为企业和项目提供优质服务保障。
为进一步加快项目落地进程,船山区成立项目专班,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不仅推行上门服务或带章服务,让企业 “少跑腿”,专注发展;还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全过程效率革命,将项目前期准备时间从以往的半年以上大幅压缩至 3 个月内,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一个优质项目,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批好项目,将成为新的增长极。” 船山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船山区将进一步强化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的工作导向。围绕项目开工、建设、竣工等关键环节,科学制定任务清单,细化时间节点,完善 “周分析、旬调度、月通报” 分析体系。综合运用现场调度、会议调度、专项调度、专班调度、信息平台调度等多种方式,高规格、高频次推进项目攻坚,确保项目高效推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