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智”,除开项目资金、产业发展等实实在在的扶贫措施,如何走出一条通过文化发展让群众精神“富起来”,通过繁荣农民艺术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新路子?南充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其中的奥秘。
市、县、乡、村、院、户六级公共文化阵地免费开放,全市所有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免费享用,文化惠民演出常年不断……11月7日,记者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获悉,我市已初步构建起“十、百、千、万”横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十大主题文化区、百个特色文化之乡、千个农家文化大院、一万平方公里覆盖面积)和“4+2”纵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逐步构建起文化与经济社会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在全省乃至西部地区范围内探索新路、作出示范、提供借鉴。
“企业+农户” 文化扶贫助民奔小康
文化“造血”以产业带动百姓创业脱贫。高坪区斑竹乡有竹林万余亩,立足当地竹林资源优势,该乡大力发展竹编灯笼产业,每年销售数万个。11月5日,记者在南充市高坪区斑竹竹艺有限责任公司看到,不同颜色、不同尺寸的灯笼依次摆放,让人眼花缭乱。工厂里,工人们有的正在划竹条,有的在为竹条染色,他们大都是村里的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村民们正在加班加点为10多个省外订单购货单位赶制灯笼,每一个灯笼都要经过编织、粘贴、上色、打包等多个流程。”公司总经理、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万学告诉记者,经过8年时间的发展,现在,工厂已从最初的20个工人发展到500多人;从一个小小的厂区发展到在石圭镇、马家镇、佛门乡等乡镇都设有生产基地;从最初只能生产竹编桌椅板凳,发展到能生产竹编灯笼、竹包装等竹具产品,还开发有竹编风屏、竹丝灯、名人字画等竹编艺术品。
过去手握锄头的村民,如今大多数成了编织能手。近年来,为提高工人手艺水平,扩大生产量,万学每年都会采用统一授课的方式培训工人,一年要大规模培训4次,每次都有上百人参加。
“初步估算,通过实施‘企业+农户’竹编产业扶贫项目,人均每年可增收1万元左右。”万学说,公司对鄢家乡现有人员开展竹编手工艺的集中培训,就是探索通过开展竹编手工艺产业进行精准扶贫,让企业在当地扎根,寻找到发展空间,也为四方坡村产业扶贫开辟了一条“供销不愁”的致富路,实现了企业和农户的“双赢”。
随着竹编工艺的发展,目前,高坪区斑竹竹艺有限责任公司的日产量达到1000多个,年产量能达到20多万个(件),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生产出来的竹编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各地,还远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
高坪区斑竹竹艺有限责任公司只是我市繁荣农民艺术的一个缩影。统计显示,近5年来,我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每年保持25%以上的增速。截至去年年底,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6.12万人,文化产业企业1532个,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不仅带动了当地人就业也带动贫困村脱贫。
文化兴村 农民从观众变“主角”
去年,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南充市脱贫攻坚文化惠民专项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按照“四年攻坚、一年巩固、一年提升”的要求,以“2018年基本脱贫、2019年巩固提升、2020年全面小康”为目标,实施文化惠民扶贫行动“三步走”战略,最终实现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提高。
“竹板一打呱呱响,乡亲们听我讲,天变蓝,水变清,白色垃圾人人清……”11月7日上午,记者在嘉陵区大观乡灵吉苑社区文化广场看到,大观乡综合文化站站长王成正指导30多位群众排练节目。“文化站好比农业生产中的‘种子站’。”王成说,以前镇上也曾有文化站,但由于经费、人员等没有保障,阵地逐渐被占用、流失,文化站也有名无实。就在前几年,新的文化站建成后面积达300多平方米,并配备了2名工作人员,常年活动经费也予以保障。“做了这么多年的文化站站长,最近两年我心里才真正踏实。”王成说,前几年他是无事可干,如今才是真正的“文化干事”,通过一支支文艺队伍,实实在在地用文化的力量去影响、改变群众的生活方式、文化品位和精神风貌。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乡综合文化站有300多平方米,设有多功能活动厅、书刊阅览室、培训教室、室外活动场地、宣传栏等配套设施,并成立有歌舞队。随着群众加入的增多,歌舞队又将各种歌舞、曲艺分门别类,成立了高跷狮舞队、太极队、腰鼓队、器乐队等小分队。据了解,在南充市像大观乡民间歌舞队这样的农村文艺团队还有很多,全市每个社区和行政村均有2支以上,人员超过了25万人。在全市已有165家民营文化团体、1200多家农民自办文化实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100%的乡镇有农民自办文化实体,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他们中的许多团队已不局限于只在本乡镇进行表演,纷纷到城区和外地演出。农村文艺团队的兴起,得益于我市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重视挖掘和传承散落在民间的传统民俗文化资源,逐渐让农民从观众变为“主角”,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确保农民“有地方乐、有文艺乐”。(记者 张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