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肖科 张杰 记者 杨棕贤)2015年,雨城区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单位。2017年,雨城区林业局针对家庭承包后森林经营分散、面积小,林农经营理念落后、应对市场能力弱等问题,试点实施了涉及农户81户、面积797亩的林木联户采伐改革试点。
通过联户采伐作业设计、联户办理采伐证、联户进行林木采伐、联户集中销售木材等措施,实现了林木采伐经营更科学、森林资源利用监管更有效,并由此促进了林农增收、林区和谐。
依托林业优势
开展试点工作
5月30日,雨城区林业局对严桥镇大里村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林木联户采伐试点)相关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在现场,检查组对2017年林木联户采伐伐块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要求有关业主严格按照作业设计进行采伐,科学合理确定保留木,并同步做好伐区清理工作。
实地检查后,检查组一行前往严桥镇大里村林木联户采伐试点办公室,查看相关档案资料,并与联户采伐林农进行交流。检查组指出,严桥镇大里村要加快推进2018年林木联户采伐工作,确保林木联户采伐试点取得实效,力争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大里村位于严桥镇北部,幅员面积29970亩,其中林地28761亩,村民收入以林竹为主,占总收入70%,是典型山区林业村。该村地形以山地为主,土壤肥沃,林地资源丰富,拥有柳杉、杉木、银杏、楠木、红豆杉、丝栗、毛楠、苦皮、桤木、桦木、青冈、刺秋、山茶、杜鹃等树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升森林质量,增加林农收入,助推脱贫攻坚,该村于2016年—2020年实施林木联户采伐,计划采伐小班45个,涉及农户400户,林木采伐蓄积10000立方米。
雨城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调整林分密度,实施联户采伐后,将300株/亩以上柳杉林逐步调整到6年的200-220株/亩、10年的110-130株/亩、15年的90-100株/亩,每公顷年生长量,预计可增加5立方米以上。
传统林业转型
带动林农增收
“大里村作为典型林业村,多年前就种植大量柳杉林。”雨城区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但因缺乏科学种植技术,林农以传统森林经营理念,种植的柳杉密度较大,对树木生长成材造成了一定影响。为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调整林分密度,培育大径材,让群众增收,雨城区林业局将大里村作为可持续经营试点进行林木联户采伐。
经过2年试点,大里村在林业原收入基础上,人均每年再增收253元。“试点之初,大家还觉得砍了树子好可惜哟,肯定要亏钱。”该村种植户严郑全说,没想到增收了不说,林子这两年还长势良好。
“林木联户采伐试点中,我们以择伐、渐伐为主,小面积皆伐为辅。”雨城区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通过向林农算经济账,外出考察大径材培育成效,反复召开培训会、户长会,请林业专家讲解森林可持续经营有关知识和林业经营能手现身解说等形式,引导林农改变观念,调整采伐方式。
同时,雨城区林业局还大力引导林农,营造混交林及补植阔叶树,逐步达到复层—异龄—混交的目标和彩林建设效果。在林木联户采伐试点中,林农还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自行进行采伐作业设计,通过成立专业采伐队伍、联户集中拍卖等有效增加了收入。
据了解,林农自行进行采伐作业,设计每立方米节约林木采伐设计成本8元,有劳动力的林农受聘为专业伐木工,每天收入近200元,联户集中拍卖木材,每立方米木材成交价格增加了55元,较林农各自采伐销售来说,平均每户增加木材销售收入2276元。通过联户采伐、抱团销售,还带动了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木材销售收入12.8万元,帮助7户孤寡老人、无劳动能力人员实现木材销售收入11.43万元。
“林木联户采伐真的好!”严郑全说,这样的试点促进了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真正把绿水青山变为了老百姓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