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法治研究网!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一线传真 | 社会与法 | 最新法规 | 领导访谈 | 理论调研 | 公安 | 法院 | 检察 | 教育 | 卫生 | 国土
最新资讯 | 大案要案 | 案例评析 | 深度追踪 | 专题展示 | 司法 | 监狱 | 交警 | 税务 | 水电 | 乡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一线传真
 
遂宁公共法律服务建设5年分3步走,要求一年一变化全面实现上档升级
时间:2018-06-20 12:41:31  来源:

 

本网讯(谢甜)近年来,遂宁市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围绕“覆盖城乡、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群众满意”的目标要求,建成了遂宁“12348”呼叫服务中心,射洪县、船山区、蓬溪县相继建成了集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通过构建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绿色经济强市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公共法律服务建设亮点多
作为全省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首批试点市,2016年3月,遂宁全市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试点工作全面展开。
通过设立一个信访法律服务中心,组建律师服务团和听证团二个专业团队,出台了《遂宁市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办法》等三个规范性文件;落实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项保障,构建了“中心坐班值守+律师信访接待+专案专人化解”的工作运行模式,完善了“政法委统筹协调、司法行政管理指导、政法部门密切配合、财政部门大力支持”的工作推进机制;化解了一大批涉法涉诉信访“骨头案”,增强了依法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去年开始,一套取名为“六手印记”的村务管理新模式在射洪县太和镇白马庙村实施。由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非贫困户村民代表、贫困户村民代表和法律顾问组成六方监督员。贫困户识别退出、资金使用、脱贫项目等重大决策未经六方监督员同意,一律不得实施,实现脱贫攻坚工作依法决策、群众自治、民主管理。
同样在去年,安居区以法治保障服务脱贫攻坚为抓手,在每个贫困村“5+2”帮扶力量基础上改革创新,按照一贫困村一“法治村官”标准,在全省率先向全区82个贫困村选派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法官、公安民警、司法助理员担任“法治村官”,着力构建“5+3”脱贫帮扶新格局。全区82个“法治村官”通过坝坝会、广播会、农民夜校等载体和平台,进村入户600余次,开展政策宣讲100余场次,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30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1400余次,培养法律明白人300余名,受益群众达1.5万余人次。
五年三步走    一年一变化全面上档升级
今年3月,蓬溪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完成,开设1个法律援助窗口、2个公证业务窗口,配备电子显示屏、座椅、便民医药箱等服务设施,集问询接待、法律援助、公证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中心每天安排专人值班值守,负责为群众释疑解惑、引导办理业务。
今年5月蓬溪县司法局在任隆镇矮垭口村和幸福桥村、天福现代农业园长坪狮山新村分别挂牌成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窗口),填补了该县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空白,标志着该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蓬溪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启用和在村级挂牌成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窗口)只是遂宁进一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3月上旬,遂宁市司法局召开了“五年三步走”规划调研会,通过调研,研究制定了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五年三步走”规划:
第一步,一年见成效。在今年内实现进一步扩大公共法律服务覆盖面、落实司法行政改革和试点、形成普法“大合唱”、夯实基层基础、加快信息化建设和提升队伍能力素质的六个“进一步”目标;第二步,三年大提升。在3年内实现全面完成“七五”普法,全面实施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提升法律服务信息化水平,提升化解矛盾纠纷能力,提升队伍整体能力素质的“两个全面”“三个提升”目标;第三步,五年全面达标。在5年内全面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各项司法行政工作提质增效,法治惠民作用全面彰显”目标。
下一步,遂宁司法行政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揽,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以深化司法行政改革试点为动力,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以加强基层基础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协调推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绿色经济强市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四川法治研究网:版权所有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部分转载于网络,信息作为参考。本站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