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法治研究网!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一线传真 | 社会与法 | 最新法规 | 领导访谈 | 理论调研 | 公安 | 法院 | 检察 | 教育 | 卫生 | 国土
最新资讯 | 大案要案 | 案例评析 | 深度追踪 | 专题展示 | 司法 | 监狱 | 交警 | 税务 | 水电 | 乡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一线传真
 
党建引领促发展 精准发力助脱贫
——雨城区沙坪镇中坝村发展养蜂产业脱贫致富
时间:2018-07-12 21:38:04  来源:

 

    本网讯(蒋阳阳 记者 杨棕贤)七月的雨城区草长莺飞,骄阳似火。雨城区沙坪镇中坝村5组,村民桑作友早已汗流浃背。他小心翼翼地把蜂箱打开,里面蜜蜂“嗡嗡嗡”地响。
  桑作友面前的几十个蜂箱,是当地贫困群众的“甜蜜事业”。2014年被列为省定贫困村的中坝村,一度存在产业为零、既无资金又无项目的窘境。
  2016年,当地结合全市“党建扶贫·双百示范”计划,以党建资金入股蜜蜂养殖项目,由第一书记牵头,村“两委”整合多方资源,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主动作为,构建“村集体+合作社+扶贫项目+农户”模式,大力发展蜜蜂养殖项目,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创新蜂蜜产品销售模式,有效实现党员群众致富和集体经济壮大“双丰收”。
  如今,中坝村已经成功“摘帽”,全村仅剩下的1户贫困户也将于今年脱贫。
  党建引领
  贫困村找到致富项目
  烈日下,桑作友一边查看蜂箱,一边记录检查情况。
  蹲在一旁的村民桑世明,拿起一个采浆框,仔细瞧着里面结成的蜜:“今年蜜蜂管理得好,蜂蜜结得肯定比去年多。”
  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目前蜂群合并后全村有90桶蜂箱,按每桶产蜜5至15公斤计算,预计可实现创收近3万元。这样的收入,换作以前根本不敢想。
  中坝村是省级贫困村,尽管这里山清水秀,但“七山三分田”的地貌让当地老百姓以传统种养方式难以脱贫致富。良好的植被条件对于养蜂来说是得天独厚的资源。
  “村内气候温润,没有污染;每到花开季节,黄柏药材花争相开放,酿出的蜂蜜有天然的野花芬芳和特有的药草气息。”说到这个优势,中坝村第一书记张福清如数家珍。
  在当地村干部看来,村里守着养蜂的“传家宝”却受穷,有两个原因:一是农户散养产量不高、利润不大;二是散销出路难寻。
  对于如何以养殖蜜蜂带动贫困户脱贫这一难题,中坝村征求了贫困户的意见,结合“党建扶贫·双百示范”计划给予了村上2.2万元专项帮扶资金,再加上整合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产业扶持周转金、各级帮扶资金后,2016年4月,中坝村成立了九层岩养蜂专业合作社,包括贫困户在内的49户村民入股成为股东;村集体与合作社签订协议,整合投入帮扶资金5万元,获得50股股权,占35.3%,成为合作社的最大股东。
  以村集体为载体
  贫困户如何实现增收
  “我们探索出‘集中代养’的‘村集体+合作社+扶贫项目+农户’模式,由合作社统一为贫困户的蜜蜂进行集中饲养、管理和销售。获利后按照参股数实现分红,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陈亚娟是中坝村大学生村官,也是九层岩养蜂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之一,她说,2017年养蜂105箱,其中涉及28户贫困户养蜂参股42股,根据协议,一年下来,按照目前市场价来算,每公斤蜂蜜200元,每箱蜂600多元,扣除管理成本,每户贫困户可得到三百多元的收入,还不需承担任何风险。数年后,贫困户掌握了管理技术,增加了养殖信心,便可自行养殖。
  “经过蜜蜂一年的辛勤劳动,每一个蜂巢上,都会覆盖上蜂蜡,这是蜂蜜成熟的标志。成熟的蜂蜜,会散发出淡淡的花果清香,口感更细腻。”陈亚娟介绍,为了让蜂蜜生产有特色、有品质,中坝村的养蜂合作社采用“主线养蜂,辅线栽果”的方式,助推蜜蜂养殖走上新台阶,截至目前,合作社年均创收约3万元。
  创新销售模式
  农产品成“俏姑娘”
  “我们的蜂蜜现在根本不愁销路,很多人都来我们这里预定,通过互联网平台,我们的蜂蜜销往全国各地。”谈起自己的蜂蜜,村民魏名贵乐开了花,他说,以前的日子靠天吃饭。这两年,因为各级帮扶,小日子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尤其是近年来学会了养蜂,守在家门口也能有收益。
  “为助力中坝村蜂蜜和其他农产品的销售,我们在村里培养致富带头人,积极引导贫困村党员干部大力开展网络创新创业。”张福清说,村里将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具备种植养殖技术的村干部,包括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干部、团支书等,纳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进行指导培育。通过参加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层电子商务培训等课程,强化贫困村干部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促使其发挥致富带头人传帮带作用,将电子商务等新思想传递到贫困村贫困户中。
  此外,中坝村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推动贫困村农产品线上营销与线下流通融合发展。
  “合作社以‘把最优质的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目标,坚持‘高山生态有机蜂蜜’的产品定位,注册‘蜂苞’商标。”陈亚娟介绍,自2016年起,鉴于消费者对蜂蜜产品真伪的怀疑态度,中坝村向各界发出邀请,每年通过召开现场取蜜销售暨沙坪镇土特产展销大会和全程录像等形式,将蜂蜜和土鸡蛋等贫困村特色农产品从采集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向外展示,建立产品信誉,打开市场销路。
  同时,合作社还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制作网络邀请函、网上开店等形式进行宣传推广,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打响知名度。
  为了增加蜜源,去年中坝村还种植了5000余株甜柿子,并计划借鉴蜜蜂养殖经验,助农增收。
  “配合蜜蜂养殖、甜柿子和林竹产业发展,相信不久后大家都能奔康致富。”陈亚娟对中坝村未来的发展信心十足。
 
 
四川法治研究网:版权所有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部分转载于网络,信息作为参考。本站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