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棕贤)8月22日,雅安市召开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专题会,会议研究讨论健全涉黑涉恶刑事案件证据收集机制、在侦在办涉嫌黑社会性质犯罪案件相关问题,听取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关于线索深挖、案件办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意见建议。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戴华强出席会议并对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迎检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市政法部门发挥主力军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专项斗争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政法部门扫黑除恶工作还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线索排查方面,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广辟线索来源,没有充分运用多种手段集中摸排犯罪线索。依法打击方面,多数县(区)未涉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尚未打击有恶势力集团案件,推进扫黑除恶工作存在效果不平衡。法律执行方面,少数基层政法办案干警不能适应当前扫黑除恶的新要求、新标准。少数基层政法部门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恶势力犯罪新的作案手法和表现形式。在推动落实方面,对扫黑除恶工作检查督导不够深入,个别地方对扫黑除恶工作考核权重较低、考核执行不到位。在协作配合方面,重大复杂案件法检提前介入,会商研判不够,个别基层政法单位还存在纠缠细枝末节的现象,办案质量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戴华强在会议上强调,要以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为契机,进一步查找问题,进一步分析原因,进一步采取坚决有效措施加强整改,突出政法部门的主动打击高压态势。市扫黑办要做好对县(区)扫黑除恶工作的督导,全面做好迎检准备。
会议要求,一是要在形成合力和机制上下功夫。今后有恶势力团伙案件,在侦查阶段开始,市级政法部门应当参与组织会商研判,统一执法思想、执法标准,提高办案质量和效果。法院、检察院要提前介入、掌握情况,研究解决和协调处理案件办理过程出现的问题。
二是要在消除空白“点”上下功夫。要认真研究专群结合,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新办法新措施,兑现群众举报奖励,最大限度把群众发动起来,打好扫黑除恶人民战争。对各类线索,要建立核查管理台账,逐一建档、逐一核查、分类处置,对涉黑涉恶的,要迅速侦办,依法严惩;对涉“保护伞”和基层“两委”班子的,要按程序及时移送纪委监委和组织部门核查处理;对涉相关行业、领域的,要及时协调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尤其是对上级移交的、领导批示的、省扫黑办督办的线索,要专班专人负责核查侦办,限时办结并反馈结果。
三是要在循线深挖上下功夫。要充分依托大情报、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各类线索和案件的排查梳理、串并分析,不断提高深度打击的能力和水平。对一些存有疑点的涉黑涉恶案件、线索,要组织“回头看”,循线深挖,扩大战果,打深打透。特别是要在实名举报线索中、过去已办案件中和正在侦办审理案件中深挖。要进一步发动群众,把打击和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进一步提高全市社会治安整体水平。
四是要在加大办案力度和提高案件质量上下功夫。政法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着眼需求,针对突出问题,找准薄弱环节,组织开展好分级分类培训,进一步提高政法干警法律政策水平和依法办案能力。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准备适用法律和政策,实事求是,依法办理,即确保打准打狠,依法严惩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又确保于法有据,经得起历史和法律的检验。
五是要在加大案例宣传上下功夫。各政法部门要认真研究,提出举措,要及时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面关注度高的案件迅速进行宣传。同时要严格落实“三同步”机制。切实做好依法办理、舆论引导、社会面管控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要针对舆情上可能出现的误读误解问题,以及公众关注的重大问题、热点案件,主动设置舆情,深入阐述解释,确保专项斗争相关舆情持续正面向上。
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市扫黑除恶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马宏,市法院院长、市扫黑除恶领导小组副组长祝鸿,市检察院检察长、市扫黑除恶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孝勇,市委政法委、市扫黑办、市级政法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