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法治研究网!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一线传真 | 社会与法 | 最新法规 | 领导访谈 | 理论调研 | 公安 | 法院 | 检察 | 教育 | 卫生 | 国土
最新资讯 | 大案要案 | 案例评析 | 深度追踪 | 专题展示 | 司法 | 监狱 | 交警 | 税务 | 水电 | 乡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一线传真
 
雅安市人大常委会创新监督方式倒逼专题询问意见办理落实
时间:2018-12-18 14:20:15  来源:

 

本网讯(孙信志 王光澈 记者 张杰 杨棕贤)12月13日,雅安市召开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会上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研究处理中心城区交通管理情况专题询问意见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观看带有情况对比的专题片,再听取政府的汇报,专题询问意见的办理情况一目了然。大家纷纷为此点赞。
今年,雅安市人大常委会创新监督方式,小切口选准专题询问方向,精心制作两部专题片,极大促进了专题询问意见的办理落实。
交通之“痛”不能承受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雅安市中心城区迅速扩大,从原来的一个主城区成长为由雨城、名山、飞地园区三个中心城区组成的川西交通枢纽城市。仅仅一个雨城区,其中心城区城市规模就扩大了两倍多,城市道路达到140余条,通车里程110多公里。截止2017年9月,雅安市中心城区机动车保有量突破7.7万辆,且年均保持17%的增速,中心城区部分主要道路高峰期日均车流量达18000台次。同时,中心城区过境车辆众多而路网条件较差,经济发展已经部分超出道路交通承载水平,造成一定程度的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
为此,市区两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科学规划,大抓城市建设,狠抓交通管理。公安交警严格执法,整治交通乱象,中心城区交通秩序持续好转。但是广大机动车司机在参与交通过程中,经常遭遇交通标识标牌和交通标线不一致,红绿灯路口通行率低,交警辅警执法不规范,执法标准不统一、选择性执法,以罚代管等问题,意见较大。
市区两级人大代表近年来针对中心城区交通管理问题提出的建议意见也不少,提高城市精细管理水平、缓解拥堵及停车难、消除安全隐患的呼声日趋强烈。“作为普通的交通参与者,我感同身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伊林在年初讨论常委会工作安排时说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
人大之“问”来得及时
年初,市人大常委会将中心城区交通管理情况专题询问列入本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调研组前往雨城区、名山区、经开区进行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发布公告等形式,广泛听取相关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退休干部和普通群众的意见建议,多层面了解中心城区交通管理的实际情况。
2018年4月25日召开的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就中心城区交通管理情况开展专题询问。8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组成“考官”团,就相关问题,对市公安局及市交警支队、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和市运管处、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进行专题询问。
“请问住建部门,如何加快老城区道路的规划建设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在新城区的规划建设中,如何体现超前思维?在城市道路规划建设中,如何建立交警提前介入评价机制?……”杨朝宗委员首先提问,直指城市道路规划建设问题。
 “今年,我们在老城区启动了8条道路的改造,总投资达1.5亿元。通过老旧道路的改造,尽快打通断头路,形成路网,有效缓解老城区交通问题。”市住建局长肖洪春说,在新城区的道路规划中,鉴于雅安城区处于狭长河谷地带的特殊情况,城市道路将按照窄幅路、高密度的原则进行规划,今年将大力实施沙湾片区和大兴片区的25条道路建设。
“停车场的规划建设滞后、现有停车泊位管理弱化;农村短途客运无停车场,占道设置客运站;城区洗车场和各种摊点占道经营问题突出,严重影响行人和车辆通行;出租车普遍存在拒载、自行提价、强制拼客、车容车貌差、不遵守交通法规等问题;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体系规划建设严重滞后……”七名委员随后接连提问。
在近两个小时的询问中,应询部门负责人回答问题不回避、不推诿,并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让委员纷纷表示满意。本次专题询问,还特别邀请两名公民全程旁听。
前后两“片”提压加力
专题询问前,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就向主任会议提出建议:为直观反映中心城区交通管理存在的种种问题,进一步增强询问的效果,应及时拍摄专题片在会上播放;半年后在听取市政府专题询问意见办理落实情况的汇报时,也要拍摄专题片,以前后对比的方式直观反映整改落实结果。该建议得到了采纳。
4月上旬,研究室在有关工委的协助下,组织电视台记者对市中心城区交通现状进行明查暗访,梳理出“规划建设不够严谨、标识标牌设置不够准确、红绿灯设置不够科学、行车道及限速设置不够合理、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交警执法服务有待改善”等六大方面26个点位的问题,拍成一部时长近12分钟的专题片,于专题询问前在会上播放,通过平时的解说词和客观、实在的镜头,点亮专题询问眼。
一个个镜头、一个个熟悉的地段,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
看着专题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应询部门负责人一个个眉头紧锁,表情严肃。
播放结束,一个个提问接二连三地向政府部门负责人抛出。每个提问,几乎都围绕着专题片披露的问题展开,应询单位事先并不知道专题询问具体要问的问题,有效避免了问答双方“照本宣科”。
专题询问后,市人大常委会梳理出了中心城区交通管理情况中存在的7大类14个方面需要整改的问题,并交由市政府研究处理。
市政府将专题询问意见办理工作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结合,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市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层级负责制,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多次带队实地调研整改情况,召开专题会议对询问意见逐条研究。
市人大常委会也加强对专题询问意见办理工作的跟踪监督。其中,常委会副主任李毅、刘平先后多次通过座谈、走访查看具体点位等方式对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落实情况开展调研。
为切实反映整改落实效果,同时结合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同意市政府延迟两个月报告专题询问意见办理结果。
这期间,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在跟踪了解整改落实情况的基础上,组织电视台记者扛着摄像机,马不停蹄地拍摄第二部专题片。拍摄点位与第一部专题片的点位基本一致,在片中通过专题询问前后的对比,直观反映整改落实的成效。
在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在市人民政府作关于研究处理中心城区交通管理情况专题询问意见的报告之前,会议播放了反映整改落实情况的专题片。
车道导向线完成划定、及时发送交通违法行为警示短信、取缔临时占道机动车停车位、清理用于占用停车位的水泥墩、增设直行车待行区、提高宽阔道路限速值、延长行人过街绿灯时间……又是一个个镜头、一个个熟悉的地段展现出来,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迎来的是常委会组成人员满意的微笑。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李景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政委黎新接受采访时坦言,人大制作播放两部专题片,带来的既是压力,但更多是动力。今后的工作将更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共同把城市管理得更好。
市政府的报告和专题片显示,二十余个问题绝大多数已整改到位或者即将完成,特别是一些几十年来的老大难问题在本次专题询问意见办理中得到彻底解决。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伊林在审议中指出,看了专题片,前后对比,感觉整改变化大、提升效果好。通过前后两部专题片,体现了人大与政府的良性互动,使人大专题询问形成一个完整闭合的监督体系。
李毅副主任表示,市人大常委会今后将继续加强跟踪监督,督促政府建立长效机制,对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来巩固深化,不断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四川法治研究网:版权所有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部分转载于网络,信息作为参考。本站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