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下午,南充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针对23日召开的中共南充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行全面解读,并就本次会议出台“199”决定,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的相关情况,向到会中省市媒体作了详细通报。
中共南充市委秘书长、市委新闻发言人李洪君介绍了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和取得的成果。中共南充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目标绩效管理办主任张青松,中共南充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副主任文兴洪,南充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局长赵爱华、南充市商务局副局长侯长荣,从不同侧面解读全会精神并回答部分媒体提问。中共南充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网信办主任陈功全主持发布会。

2019年,南充大力实施“155发展战略”,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苦干实干、求新求变,在政治建设、经济运行、“三大攻坚战”、“三场突围战”、发展基础、乡镇区划调整、城市建设等10个方面开创了崭新局面,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会上,该市新闻发言人介绍说,12月23日举行的南充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是南充在“确保同步全面小康成功实现、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确保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迈出坚实步伐”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成功召开,彰显南充“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抓落实”的政治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与时俱进开新篇”的发展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改革定力”,对于推动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在南充落地落实意义重大,对于南充加快实施“155发展战略”意义重大,对于南充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该发言人表示,这次会议始终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定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定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共南充市委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忠诚和政治品格。
他说,本次会议紧紧围绕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战略目标,提出持续打好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风险防控“三大攻坚战”,打好对外开放、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三场突围战”,打好管党治吏、正风肃纪、惩贪治腐“三场持久战”;同时提出全力抓好县域经济、改革创新、城镇建设、乡村振兴、民生改善、意识形态、基层治理、民主政治、常委会自身建设“九项工作”。这样的安排,既一以贯之、一抓到底,不提新口号、全力抓落实;又因时而动、与时俱进,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作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求,对基层治理、开放发展和服务业发展等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据了解,中共南充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上,南充出台了“全力推进‘199’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决定”。对此,该发言人针对“199”决定的具体内容作了详细阐释:“1”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体目标;第一个“9”是构建基层组织建设、乡村发展、城镇建设、生态环保、民生保障、安全稳定、精神文明建设、政务服务、基层监督9个方面的制度体系;第二个“9”是提升党建引领、科学决策、群众自治、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改革创新、社会协同、科技支撑、制度执行9个方面的治理能力。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基层治理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基层治理能力持续增强。到2035年,全市基层治理制度更加完善,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基本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会。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他表示,出台全面推进“199”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决定,充分体现了中共南充市委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的改革理念,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改革劲头,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的改革精神。南充社会各届对于本次会议的召开,反响强烈、高度评价,普遍认为:本次会议推动了中省部署的落地落实,特别出台《决定》这一方式是贯彻中省精神的南充行动、加强基层治理的南充实践、夯实基层基础的南充方案;提振了干部群众的信心决心,“十大新局面”的开创标志着治南兴南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明确了下步发展的重心重点,特别是作出持续打好“九场战役”、全力抓好“九项工作”的“9+9”年度重点任务安排,是谋划明年思路的总体研判、抓好明年发展的总体部署、是干好明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指明了基层治理方位方向,《决定》提出了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199”南充方案,这是推进新时代南充基层治理的新蓝图,是对治南兴南战略体系的再丰富,必将开创南充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激发了干事创业的激情热情,尤其是南充市委书记宋朝华在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围绕干事创业“三重境界”的讲话,必将充分激发全市上下艰苦奋斗、砥砺奋进的昂扬斗志,必将充分激发全市上下苦干实干、求新求变的火热激情,必将充分激发全市上下一起奔跑、一起追梦的磅礴力量。
“我们坚信,只要全市上下把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学习好贯彻好,只要全市上下把市委决定要求和这次会议精神推进好落实好,只要全市上下把干事创业激情和加快发展态势保持好延续好,就一定能谱写南充发展的全新篇章,就一定能开创大城崛起的全新局面,就一定能实现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宏伟目标。”该发言人信心满满地说。
这次新闻发布会共吸引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社、人民网、中国网、四川日报、四川法治报等37家中、省、市级主流媒体前来参加。
相关链接:
在新闻发布会上,市委目标绩效管理办、市委政研室、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还就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答了记者提问。
为了打好项目建设突围战,南充市委出台了调整充实100件大事的决定。市委目标绩效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出于“抢抓发展机遇的迫切需要、强化支撑引领的现实需要和顺应发展实际的客观需要”,市委作出调整充实100件大事的决定,坚持了“基本不变是原则、调整变更是例外”、“领导定点、分县负责”、“多方联动、督考结合”三大原则。主要内容体现在保持投资总量稳中有升的基础上,合理置换个别大事实施内容;在保持支撑项目只增不减的情况下,合理充实个别大事支撑项目;在保持完成时限总体不变的前提下,合理优化个别大事建设进度,确保符合客观、符合规律、符合实际。下一步,市委目标绩效办将紧盯调整充实后的100件大事,充分发挥督查督办尖兵利剑作用,细化目标任务、加强督查考核,坚决推动100件大事落地落实,为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提供坚实基础。
市委政策研究室负责人就我市出台的《决定》有何特色和创新作了阐述。《决定》突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这一主题,全面贯穿制度建设这条主线,聚焦基层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这一主战场,共建立、健全、完善制度机制319条,其中顺庆区鱼池寺村“四治一公约”等81项制度机制,是南充基层探索形成出来的制度成果。
《决定》含金量高、操作性强、实招硬招多。特色亮点具体表现为:回应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续工作这一当下热点;聚焦了乡村振兴、城镇规划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三大焦点领域的制度体系建设;破解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六大民生难点;疏通了基层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村(社区)干部政治经济待遇、群众诉求通道三大赌点;通过提出“9”大治理能力,强化了基层治理支点。
在谈到如何加快形成“招强引优、全域开放”新态势时,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相关负责人说,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将围绕“打造四川开放合作副中心”这个总目标,坚持目标、问题、结果“三大导向”,突出招大引强、外事交流、会展活动、区域协同、环境优化“五大重点”,聚焦南充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招商与外事并驾齐驱、内资与外资双量齐增,坚决打赢对外开放突围战。具体来说,将坚持开放大招商,进一步优化开放机制、强化产业招商、强推 项目落地;要办好开放大活动,积极备战省级活动,投资额保持全省一方阵。办好市级活动博览活动,吸引更多企业选择南充、投资南充、扎根南充;进一步深化开放大协作,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力争境外招商实现新突破。深化国内合作,联合搭建开放合作平台,联动促进重大项目。加强区域协作,主动承接成都、重庆产业转移,深入推进成南干支联动、融渝配套发展。落实川东北经济区协同发展机制和“阆苍南”一体发展,推进互联互通、优势互补,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同时,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还将进一步夯实政策支撑,研究制定更具针对性、操作性和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大力倡导“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的服务理念,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内陆政策高地、投资洼地、创业福地。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就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大市向服务业强市跨越,具体介绍了谋划和举措,表示:南充服务业发展将以建设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推动服务业大市向服务业强市跨越为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为取向,坚持大载体支撑、大创新引领、大品牌助力、大融合推动、大机制保障,全面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推动形成与全市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以现代服务经济引领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打造经济转型发展、提质增效新引擎,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服务业成为全市第一大产业。*(记者敬涛 牟廷河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