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法治研究网!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一线传真 | 社会与法 | 最新法规 | 领导访谈 | 理论调研 | 公安 | 法院 | 检察 | 教育 | 卫生 | 国土
最新资讯 | 大案要案 | 案例评析 | 深度追踪 | 专题展示 | 司法 | 监狱 | 交警 | 税务 | 水电 | 乡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一线传真
 
青龙宫号子
时间:2020-05-29 18:52:14  来源:

  四川省南部县双峰乡青龙宫村是一块素有“鸡鸣三县”之称的边远小山村,也是南部县公安局对口帮扶的重点贫困村,十年九旱、靠天吃饭,上山下河、肩挑背磨······这是对当地千百年来贫穷落后的真实写照。如今,随着脱贫攻坚的冲锋号角,一串串久经流传的顺口溜沉入了老黄历,一首首脱贫奔康的新歌瑶登上了新舞台,这其中饱含着脱贫路上不漏一户的庄严宣誓,寄托了全面小康不落一人的郑重承诺。

深山有通途

  “水泥路修通了,自来水进屋了,连天然气都有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过去好多了”一提起这几年村子里的新变化,蒲玉华老人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还是党的政策好,还是党的政策好”谈到突如其来的新生活,76岁的蒲玉华道出了难以言表的心里话。

  据村支部书记袁彬介绍,扶贫工作组刚进村的时候,村里路不通、水不通、气不通、信号也不通,村民们的生产生活面临很大困难,是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好不容易建成了村社硬化公路,安装了移动通信基站,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和天然气,村民们不用为旱季吃饭而背水上山了,不用为雨天出行而发愁犯难了,再也不用为打个电话而焦急跺脚了。

  随着村容村貌和生产生活的极大改变,导致当地贫穷落后的“任督二脉”被彻底打通。2017年,青龙宫村如期退出贫困,64户家庭如期摘帽脱贫。3年来,按照政策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的原则,干部群众仍然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青龙宫村正从偏远贫困的大山深处一步步走上祥和富裕的康庄大道。

孤岛不孤独

  与城镇隔水遥望,要绕行阆中市、剑阁县境内近百公里才能辗转到达,青龙宫村成了最偏远的孤岛、最坚硬的骨头。对标“两不愁三保障”,干部群众开动脑筋挖掘本地资源,让当地群众不断提升获得感。

  “随着村里基础条件的改善,外地游客陆续到我们这里来参观游玩,也给我们增加了一些收入。”谈话之间,杨家大院的主人公喜上眉梢。完整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曾经入选“南充十大最美旅游院落”的杨家大院在脱贫攻坚中告别了往日的宁静,却赢得了网红的美誉。“受疫情影响,最近院子清静了许多,我相信随着形势好转,游客会越来越多”主人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住在山下湖边的张光勇一家开办办了自己的渔家乐,每逢节假日,来自成都、重庆及周边地区的垂钓爱好者都要住上几天。“来过的都说我们村里有山有水,还有田园风光,他们来了不愿走,走了还想来。”“前些年靠外出务工贴补家用,这几年全村各方面条件都好了,办个渔家乐过点小日子,把一家老小都照顾了,再也不用背景离乡了。”张光勇一边忙着自己的生意,一边感慨眼前的变化。

  摆脱贫困的青龙宫村,山里人可以走出去了,背包客能够请进来了,从此以后,孤岛不再孤独了。

荒野变沃土

  青龙宫村属于升钟湖淹没区,人均耕地少,农业增收难。为鼓起村民手中的钱袋子,干部群众搭起手来垦荒囤地,一夜之间,干部群众在70亩荒地上建起了第一个脱贫奔康产业园,并按照“公司+支部+农户”的运作模式,家家户户入股分红,集体经济稳定增收。

  “连续两场雨缓解了旱情,现在辣苗和果树长势良好,预计可以为全村创收10多万元”第一书记王朝彬十分高兴地介绍产业园相关情况。据年近六旬的冯加祥介绍,自家的危房改造得很好,还可以在产业园找点事干,对于目前的生活已经很满足了。像冯加祥这样住进新房子、就近挣点钱的村民不在少数。换句话说,如今的父老乡亲走路更带劲了,说话更有力了,致富奔康的号子喊得更加响亮了。(作者 王静)

 
四川法治研究网:版权所有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部分转载于网络,信息作为参考。本站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