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法治研究网!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一线传真 | 社会与法 | 最新法规 | 领导访谈 | 理论调研 | 公安 | 法院 | 检察 | 教育 | 卫生 | 国土
最新资讯 | 大案要案 | 案例评析 | 深度追踪 | 专题展示 | 司法 | 监狱 | 交警 | 税务 | 水电 | 乡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一线传真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大型采访活动第二站—德乡仪陇
时间:2020-07-13 20:14:09  来源:

  7月11日,采访小组来到了仪陇,虽然夏雨不停,但我们还是走访了5个村落。

 

  马鞍镇琳琅村:景区中的乡村

  马鞍镇朱德故里景区琳琅农村社区属于朱德故里5A级景区的核心区,村内有朱德纪念馆、朱德旧居、朱德诞生地、朱德少年读书的药铺垭小学、朱德父母故居、朱德父母墓地、川北第一大院丁氏庄园、国防教育基地兵器陈列馆共八个景点。全村辖15个居民小组,2879人(农业人口2514人),968户。全村以旅游产业、客家文化为载体发展,成立了三家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800余亩,建致富奔康产业园2个,招引返乡农民工创业,成立了三家公司、两个协会,解决当地村民就业200余人,村集体经济组织年收入3万元。已荣获“全国文明村镇” “省级四好村”“最美古村落” “乡村旅游示范村”“文化旅游特色村”“十大网红新村”等称号。

  日兴镇九湾村:东西部协作典范

  为激发贫困群众依靠辛勤劳动增收脱贫的内生动力,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做到工作顾家两不误,仪陇县日兴镇九湾村成立了来料加工产业链项目。该项目概算总投资4400万元,占地15亩,在日兴镇九湾村建企业总部1个,在全县带动建立扶贫车间不少于30个。建成后可容纳上千名留守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就业。该项目对于持续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巩固脱贫成效、助推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铜鼓乡九龙山村:蚕桑富民基地

  仪陇县蚕桑现代农业园区位于铜鼓乡、土门镇,幅员面积20平方公里,是香港利达丰发展蚕桑全产业链布局的基地之一。园区按照市委、市政府构建“5+5”现代产业体系规划,对接发展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的目标,强基础、强产业、强效益,实现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见效,现已成功创建“四川省三星级蚕桑现代农业园区”。

  该项目对接省市发展目标,高标准编制发展规划,确定了“331”发展目标(三大示范片、三个中心、一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园)。按照“产业相近、地貌相似、资源相宜”原则,统一规划流转10个村、55个村民小组13139亩土地,作为蚕桑标准化核心基地村,以此幅射周边乡村建设蚕桑基地达2万亩。引进香港利达丰集团投资5亿元,预计规划建设标准化养蚕大棚50万平方米,建智能化小蚕共育室60间,建蚕茧收储分拣中心10处。目前,香港利达丰集团成立四川布碧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个,并签约专合社10家、家庭农场60户、培育返租户320户。建成蚕新品种试养试验基地2个;建标准大蚕房210处,蚕房面积20万平方米;建智能型小蚕共育室30个,面积6700m2。

  目前,园区已基本投产,并养蚕四季产值近千万元,群众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预计进入盛产期后,年可产茧200万公斤、榨菜1万吨,总产值1.2亿元。

  近年来,该县共发展蚕桑近10万亩,在铜鼓乡规划建设了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对全县蚕桑产业的提档升级起着示范引领作用。目前,该蚕桑基地成功创建为省级3A蚕桑现代产业园区,建成蚕桑文化长廊、蚕桑丝绸展示厅、观景平台等,全力打造集蚕桑主题博览、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蚕桑文化主题旅游目的地,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促进助农增收。

 

  双胜镇果园村:农业转型升级的典型项目

  由仪陇海越公司投资在双胜镇老坟嘴村,新建占地约25亩,集收、储、运服务体系于一体的农业废弃物处理暨综合利用项目,建设2套CTB一体化智能发酵装置2012㎡、辅料存放区578㎡、陈化区2121㎡、有机肥深加工区1158㎡、成品存放区1136㎡、办公楼500㎡,是仪陇县农业转型升级的典型项目。

  该项目于2019年4月启动建设,2019年12月建成投产试运行至今,累计加工处理农业废弃物5万吨,生产有机肥1.5万吨,预计全年可处理农业废

  同步建立健全农业废弃物收、储、运服务体系,目前已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模式,在新政、金城、马鞍建设社会化服务组织3个,购置秸秆粉碎机73台套,在37个乡镇建立秸秆收储点,将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食用菌渣、桑枝、蚕沙、木屑等农业废弃物转化为该项目的生产原料,有力破解了养殖业粪污污染和种植业秸秆露天焚烧两大难题,实现了企业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变废为宝的三赢目标。

  仪陇县职业高级中学:政企合作的民生工程

  仪陇职位高级中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度门街道嘉陵江畔,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与S2成巴高速出口相邻,交通便捷。校园占地200余亩,建筑面积68000余平方米,总投资5.217亿元,现有教职工209名,在校学生3800余人,83个教学班,开设现代服务、现代制造、现代农业“三大专业”集群共17个专业方向,建有17个现代化专业实训室。

  2018年4月,仪陇县人民政府与上海天坤国际控股集团签订《PPP合作协议》,仪陇县职业高级中学依托天坤职业教育产业集团的资源优势,采用“订单培养、菜单教学、套餐服务”的人才培养模式,运用“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工学结合,实行现代化学徒制”的教学方法,坚持升学与就业相结合。学生入校即可签订就业合同,终生享受天坤集团免费的优质工作安排和技能提升服务。

  2019年5月,仪陇职高分别与成都天府航空、广东蔓卡尼、培高科技等5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共同研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无缝对接,为相关专业学生搭建实习、实训、实战和创业平台。切实做到“招得来、坐得住、学得好、可升学、能就业”。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提供新的途径。

  周雪梅是仪陇县职业高级中学电子电工专业二年级学生,去年10月初,在学校的组织下她到深圳长城开发苏州电子有限公司参加顶岗实习。到今年1月他已经领了4次工资,累计1.7万元。其中仅1月的工资5251元,就几乎是她家以前半年的收入。她的收入不仅改变了家里的面貌,还让他看到了人生的价值。上职业学校还没毕业就挣钱了,她的故事在大罗乡白庙子村成了大新闻,她一人顶岗实习让全家实现了脱贫。当父亲周太才都拉收到女儿从苏州寄回家的钱时,全家人都幸福地笑了。周雪梅是家里的老大,家里还有弟弟和妹妹,她希望毕业后留在深圳长城开发苏州电子有限公司工作,帮助弟弟妹妹上大学。顶岗实习不仅锻炼了学生,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还让学生的家庭实现了精准脱贫。

  经过多年的运作,仪陇县职业高级中学已形成“国家助学金发放、中职生免学费、学校对特困生生活费补助的三级资助体系,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与扶助。通过健全监管机制,确保专项资金落到实处,体现资助政策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证贫困家庭的学生不受经济影响,能认真学习、完成学业。在确定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和对象时,将精准扶贫对象的子女纳入主要优先考虑对象。2019年秋季学期以来,学校建档立卡学生得到发放中职教育免学费资金、助学金、生活补助等政策补助941人次,共2528796元。对极少数家庭特困生,学校组织他们参加勤工俭学活动,学校发放勤工俭学金,解决学生伙食问题。学生既能在勤工俭学中得到锻炼,又减轻家庭负担。(四川法治报记者敬涛 文/图)

 
四川法治研究网:版权所有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部分转载于网络,信息作为参考。本站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