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8日,南充市政协举行 “加强应急保障和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潘国华主持会议,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苏士勇应邀到会,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机关副县级以上干部、市政府联系副秘书长,市级相关部门(单位)、市级民主党派、嘉陵区人民政府、县(市、区)政协、营山县应急管理局负责同志、部分市政协委员和专家代表参加专题协商。
南充市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人向会议通报相关情况。通报显示,去年以来,全市应急系统立足“新组建、新职能、新要求、新挑战”的实际,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各项部署要求,扎实抓好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先后累计开展各类应急演练200余场次,成功应对20余次森林和城乡防火、20余次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3次地质灾害、13次突发应急事件,提前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2500余人,有效处置事故救援100余次,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今年来,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与上年相比下降50%、52.9%。特别是应急突发信息报送处置工作规范,得到了应急部和省应急委充分肯定,走在全省前列。
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潘国华强调:一要增强信心,成绩可圈可点。机构改革以来,全市应急系统立足“新组建、新职能、新要求、新挑战”的实际,坚持“边组建、边应急”的原则,快速推进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努力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全力完成各项急难险重任务,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起步好、亮点多、工作实。二要正视问题,把握形势机遇。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千家万户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大局。要紧紧抓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机遇,要全面梳理、对标对表,结合工作实际和应急实战,强弱项、补短板,加快建立起与应大急、抗大疫、防大汛、救大灾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三要提高站位,持续加力加劲。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底线思维、辨证思想、系统思维,理顺体制机制,细化职能职责、明晰职责边界,全面提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科学救援能力,切实加强应急保障和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筑牢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制度防线,为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次极核”作出更大贡献!
市委常委、副市长苏士勇作了表态性讲话,对协商发言给予充分肯定,表示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将认真研究,充分吸收大家的意见建议,为促进南充发展积蓄强大动能。
会上,部分市政协委员、市级民主党派、县区政协、政府和基层应急部门负责同志,围绕协商主题坦诚建言。(罗 锦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