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腰鼓队伍迎“亲人”,准备土味水席待恩人……10月3日,南充市仪陇县铜鼓乡旧县坝农村社区3组200余名男女老少齐聚一堂,迎接远到而来的知青,共庆祖国华诞,歌唱美好生活。
彩旗招展,锣鼓喧天。“热烈欢迎重庆‘老三届’女知识青年胡杰、吴必蓉、焦兴秀重返第二故乡”的横幅标语格外醒目,旧县坝农村社区弥漫着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气氛。

上午10时,吴必蓉、焦兴秀两位年逾花甲的女知青刚下车(胡杰因事未到),村民不约而同起身、鼓掌,向阔别42年的“亲人”“恩人”表达最真诚的欢迎与感恩。几名年迈的村民走上前去,紧紧握住她们的双手,热泪盈眶。
礼炮齐鸣,歌声飞扬。旧县坝农村社区慈善公益事业竣工现场庆典会拉开帷幕,焦兴秀手中的金剪利落地划过彩带,剪出了村民们的美好生活。社区支部书记李和明介绍,三位知青情牵父老乡亲,为三社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和儿童发放慰问金达数万元。当她们了解到村民生活生产情况后,女知青胡杰捐款50万元,帮助全社村民安装了自来水、路灯,通上了天然气。今年1月,三项工程全面完工,村民过着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村公路一到晚上,路灯自然亮起,出来散步的村民多了,邻里也多了一份团结和睦。”看到如今的变化,82岁的村民赵应珍乐呵呵地说,“以前吃水靠抽,烧火用柴,一遇到停电、机器故障,就得挑水,生活哪有现在这么方便哟。”
唱红歌,扭秧歌,送祝福。吴必蓉、焦兴秀走上舞台,与村民一道载歌载舞,举杯同庆。“让我们为阔别多年的重逢干杯,为盛世美好生活喝彩,共同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主持人激情澎湃。大家都把笑容写在脸上,现场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

午饭后,吴必蓉、焦兴秀与几名老村民沿着干净整洁的村道路,前往曾经劳动居住的地方。眼前,远山如黛,山清水秀;山脚下,连片的桑树长出了致富产业;蜿蜒的水泥村道路绕过白墙的砖房,连接着家家户户。“这里真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焦兴秀感叹,“40多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荒地,到处都是土瓦房。”
1974年,高中毕业的胡杰、吴必蓉、焦兴秀响应国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离开了父母及条件优越的大城市,来到了人地生熟、土地贫瘠、自然条件落后的响滩子村(现为旧县坝农村社区),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始了长达4年的知青生活。
“当知青的那段时光是我一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勤劳朴实的村民教我劳动,给我帮助,让我学会了吃苦耐劳。”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焦兴秀历历在目,“才到农村来时,不会烧火做饭,更不会挥锄舞镰,周队长还给我特意做了一把小锄头,鼓励我自立自强。”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见证了中国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人民群众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吴必蓉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出来的,忆苦思甜,珍惜美好生活的同时,不能丢掉劳动人民艰苦朴素、勤劳勇敢的本色,我们也将继续关注第二故乡的发展,祝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马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