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法治研究网!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一线传真 | 社会与法 | 最新法规 | 领导访谈 | 理论调研 | 公安 | 法院 | 检察 | 教育 | 卫生 | 国土
最新资讯 | 大案要案 | 案例评析 | 深度追踪 | 专题展示 | 司法 | 监狱 | 交警 | 税务 | 水电 | 乡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一线传真
 
高坪区长乐镇多举措带领村民走上致富奔康路
时间:2021-05-08 11:06:49  来源:

  近年来,南充市高坪区长乐镇举全镇之力,聚全镇之智,尽锐出战,因村因户施策,构起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致富之路,让党的惠民政策和改革发展成果惠及这里的每一位群众。

  2021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长乐镇吹响向乡村振兴奋进的号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长乐镇这片热土上描绘出一幅幅美好蓝图。

  推出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带领村民走上特色致富路

  长乐镇距高坪城区25公里,地处市中心“黄金半小时经济圈”,境内不仅有众多文旅资源,还有丰富的农业资源。该镇将文旅资源和农业资源相融合,走出了一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我们镇的灯高山村村民借力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瞅准时机和外地业主一起发展起了特色种植业。每逢周末,很多游客在游玩后会到村里的产业园,体验赏花摘果的乐趣,并购买当地农产品。”长乐镇主要负责人说道,该村围绕乡村旅游产业布局发展了50亩草莓园,同时在坡地发展香桃产业400亩和花椒园800亩,其余的耕地用来发展优质粮油产业。

  灯高山村只是长乐镇大力发展农旅融合的一个缩影,为提升全镇产业发展水平,助力乡村振兴,高坪区长乐镇通过因地制宜抓特色产业,建设致富新村示范带,打造“农业+旅游”模式,实现农旅融合、同步发展。建立了19个奔康产业园,主要种植柑橘、花椒、黄精、香桃等水果及药材,积极招引业主打造龙林文旅、锦湖旅游等规模以上企业2家,规模以下企业56家,带动周边群众2200余人就业,多举措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据长乐镇主要负责人介绍,长乐镇看准时机、因地制宜,提出“党建+农旅融合”模式,建立产业党支部4个,为来业主提供便利的投资环境,成功打造了锦湖小镇、坝上草原、海螺湾、龙林码头火锅城等一系列特色项目。接下来,长乐镇还将继续探索“政府引导,村级组织,合作社带动”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全镇推广“党组织+合作社”的发展经验,带领村民致富兴村。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营造和谐文明乡风

  基层治理关系到乡村振兴的基础,长乐镇以村镇提质为突破口,紧扣“村镇改造主战场”向“基层治理主战场”转变,依托党建引领、党群融合,推动管理和服务向村级流动,做实、做活基层治理,取得良好效果,实现了完美蜕变。

  在调解社会矛盾上,充分发挥群众自治作用,创新民间调解机制,创建“村民议事堂”,设立人民调解室,常年聘请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人员主持调解,他们凭借长辈身份和道德威望,用老百姓的法子解决老百姓的事,解开老百姓的心结。 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上,通过常态化开展“卫生整洁户”“勤劳致富能手”“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等文明评选活动,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和谐的村风,助推文明乡村建设。 在提升村容村貌上,启动了乡村风貌改造项目,建立垃圾中转站1个、配备垃圾转运车1辆、道路清洗车1辆和51名保洁人员,设立村级垃圾收集点145个,将生活垃圾日处理量达到45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是时代发展所需,需要不断创新才能激发基层治理改革动力,实现治理的提质增效。长乐镇主要负责人谈到:“我们在村容村貌的提升上,还将村民住房、停车场、民宿、农家乐、家庭农场、美丽庭院以及与旅游相适应的元素融入村庄基层治理建设中,基层治理的效果明显。”

  积极对接“633”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在今年的高坪区“两会”上,高坪区委、区政府响亮提出,要深入实施“633”行动方案,以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长乐镇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禹王宫、市级文物保护单天云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乐火龙等特色文化,依托这些长乐名片以及其优秀的自然基础和文化基础,长乐镇将以打造“螺溪河流域美丽富裕新村示范带”和“生态宜居新村示范带”为目标,绘就全域美丽乡村新画卷。

  下一步,该镇将继续以区委、区政府“633”行动为指引,把乡村振兴放在首要位置,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做好规划,系好打造新村示范带的“第一粒扣子”。充分分析辖区内各村(居)在资源、交通、水利、土壤的优势条件,坚持因村施策做好各村长远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方案,争取政策支持;坚定发展目标,争取群众支持,做到“项目撬动,社会参与,金融支持,政府协调,群众主导”,发挥好致富带头人的作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努力打造长乐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记者杨计蒙)

 
四川法治研究网:版权所有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部分转载于网络,信息作为参考。本站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