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31日,随着阵阵汽笛声响起,载运着17个集装箱共600吨煤炭的“兴川江8号”从广元港红岩作业区驶到南充港都京作业区,标志着广元至南充集装箱水路运输区间测试完成。记者从市航务管理局获悉,600吨煤炭从山西采购,先通过铁路运至广元,再通过水路最后运抵南充。

当日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随着“兴川江8号”靠岸,相关工作人员第一时间登船进行煤炭下仓转运,再由货车将煤炭运至南充经济开发区。
“600吨晋煤主要用于南充经济开发区企业的供热生产使用,这次航行是南充至广元嘉陵江集装箱铁水联运首航。”市航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次开航的船舶,是嘉陵江多梯级通航建筑物第二阶段联合调度试运行的首艘船舶,专门执行广元港至南充港货物运输区间测试。
“山西是产煤大省,南充经过多方联系采购到这批优质煤炭,首航过后,陆续还将有煤炭通过铁水联运运至南充。”市航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选择铁水联运,是因为相比陆路运输会节省大量的运输成本,更提升了运输效率。

“根据计算,一辆货车大约载重30余吨煤,600吨煤则需要20余辆货车;而采用水路运输,一艘货船即可。”市航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此次船舶开航,将为广元港—南充港航线常态化通航奠定良好基础。经南充市航务管理局、南充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广元港等多单位协调促进,从2O22年1月起,广元每月将有7000吨适水货物通过嘉陵江水运运输到南充。航线的开通,将进一步促进嘉陵江航运振兴。
为顺利完成通航测试工作,市航务管理局提前策划,精心准备,成立工作专班,进行研究布置,制定周密方案。提前函告沿线航电枢纽,协调船闸调度、水位保障等事宜。沿线航道管理段全力做好航道保通保障,海事处做好安全保障等工作,齐心协力保通航。市航务管理局还派出工作人员,全程跟船参与,掌握第一手资料,协调解决通航测试中存在的问题。(记者敬涛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