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法治研究网!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一线传真 | 社会与法 | 最新法规 | 领导访谈 | 理论调研 | 公安 | 法院 | 检察 | 教育 | 卫生 | 国土
最新资讯 | 大案要案 | 案例评析 | 深度追踪 | 专题展示 | 司法 | 监狱 | 交警 | 税务 | 水电 | 乡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一线传真
 
南充市高坪区清溪街道桂清路社区
党建引领“135”模式赋能智慧社区高质量建设
时间:2022-06-10 10:30:07  来源:

  桂清路社区是下中坝片区整体拆迁后新成立的城市社区,社区以还房居民多、信访矛盾多、流动人口多、遗留问题多为其主要特点。近年来,桂清路社区党总支聚焦破解社区治理难题,把握全省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契机,探索党建引领智慧社区建设“135”模式,走出了一条社区“智”治的新路子。

  “一网”统揽联区25个监控系统,实现系统集成可视,构建在线监测、分析预测、应急指挥的智慧社区运行体系。二是事务一码办理。建设集办事查询、业务预约、便民服务、在线反馈等功能于一体的“桂清通”社区微信公众号,开展“桂清通”扫码专题推广活动,搭配党群服务中心大厅智能办事终端,推行“一门通、一指通、一机通”服务模式,促进居民办事更加便捷化、多元治理更加精细。三是诉求全时响应。健全“两单一响应”机制,通过网格员线下巡逻、社区居民“桂清通”报单,建立线下网格巡办清单、线上居民诉求清单,社区根据轻重缓急、难易程度、性质种类等因素,对各类诉求以“应急单”“常规单”“重点单”三个模式进行分类管理,并设置问题单号,实行“全程跟踪办理路线图”,限时解决并向群众及时反馈,实现社区大小事务“全周期管理”。

  “三元”共管促和谐。着眼构建社区党总支统筹主导、共建单位积极协同、广大居民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一是加强“红色引领”,夯实组织基础。根据党员分布、小区结构、人员情况,按照楼栋相邻、便于党员管理和活动的原则,结合社区网格化管理,在小区里建立党支部、在楼栋里设立党小组、在单元里设立楼栋长,构建“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楼栋长”四级架构,有效激活基层党组织“神经末梢”,将党的声音及时传递到每位党员、居民的心中。二是激活“共治行动”,成立自管委员会。针对部分老旧小区无物管,小区环境卫生和安全隐患等问题无人管理的状况,社区采取“居民自荐、公开推荐、群众海选”等方式,在3个老旧小区分别组建成立小区自管委员会,制定自管委员会工作章程、工作制度,建立了居规民约、红黑榜,明确了相应禁止事项和惩戒措施。自管委员会由小区党支部成员、楼栋长、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等多元主体共同组成,通过“三会”(调解会、议事会、联席会)等民主协商形式,解决小区服务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三是创设“联席行动”,夯实志愿服务。社区党支部通过结对共建、引进合作、培育孵化、引领发动等形式,大力整合各类社会资源,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广泛开展以“便民”为中心、以“安民”为保障、以“助民”为动力、以“乐民”为载体的志愿服务。创新“需求征集+集中派单+志愿服务”工作模式,以服务清单与服务事项精准对接,促进志愿服务提质增效。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志愿者工作站,成立“四色”志愿者服务队。以社区党员干部组成的“红色袖套”服务队,定期开展巡防工作,有效维护社区社会稳定。 以社工+红领巾组成的“绿色环保”服务队,在社区开展垃圾分类、低碳生活、护绿植绿主题实践活动,倡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为美化社区环境和创建文明城市作贡献。以院校学生志愿者组成的“蓝色科普”服务队,在各小区内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避灾自救科普宣传活动。 以社区爱心人士组成“黄色帮扶”服务队,奉行帮助他人、完善自我、服务社区、弘扬新风的宗旨,积极开展“邻里守望”、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群众、残疾人等顺民意的结对帮扶活动。

  “五微”服务暖民心。社区针对小治理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开展以微心愿、微邻里、微公益、微课堂、微创投“五微”服务,真正打通“最后一公里”,推动服务群众零距离。一是“微心愿”为民办事解民忧。社区党组织通过线上线下广泛征集居民“微心愿”。运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机制,社区充分发挥网格员的作用,深入困难群众家庭,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搜集群众的“微心愿”,并申报到社区。社区安排专人整理,汇编成册,通过线上“微心愿”平台进行发布。同时,社区专门设置了“微心愿”墙,分为个人心愿、公共需求、家庭帮扶三大类,把一个个“微心愿”贴到墙上,供党员认领。社区党支部每月15日,专题召开“微心愿”甄别会,认真研究为群众圆梦的途径和方式,设计志愿者便于参与、乐于参与、利于推广的活动形式,促使社会组织人人可为,随手可为,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微邻里”践行友善促和谐。为有效破解社会治理难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区打造 “邻里议事厅”和“邻里壹元茶社”两个“微邻里”载体,实现“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自己的事自己就地解决”,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邻里议事厅推出“线下议事+线上收集”的方式,确保居民的意见、建议能够全面征集和充分表达。线下,邀请辖区联建单位、社会组织、商户代表以及居民代表、楼栋长等多元主体参与议事。线上,借助小区“邻里守望”楼栋微信群全天候收集居民热点、堵点、痛点问题。“邻里壹元茶社”以茶馆为媒介,在辖区7个小区广泛推开“壹元茶馆”民生项目。采取社区网格员每天前来打卡聆听收集茶友民生诉求信息,丰富居民闲暇生活,引导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提升居民主人翁意识,也使社区及时获取群众真声音、真问题、真诉求,形成快速反馈、快速响应、快速解决的诉求处理机制,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壹元茶馆”的功能从单纯的聊天倾诉拓展到居民自管自治,逐渐成为社区网格员了解社情舆情、听取意见建议的新平台,也是回应居民诉求、调解居民纠纷的新阵地。三是“微公益”共建共享暖民心。社区党组织汇聚辖区企业、爱心商家、社会组织、小区居民资源,积极策划各类公益服务项目,搭建“公益集市+便民服务”平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居民参与为动力,社区每季度开展一场大型公益惠民集市,推出“便民服务区”和“爱心商家区”两大主题摊位,爱心商家通过 “摆摊设点”,为居民提供健康义诊、闲置物品义卖、生活必需品优惠出售、家电维修等公益服务。社会组织便民摊位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咨询、科普知识宣传、书画剪纸演示、便民利民服务等公益服务。四是“微课堂”深学笃行砺初心。针对城市社区党组织普遍存在的“党员集中难、教育覆盖难、活动开展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社区党支部积极探索“凉亭微课堂”“指尖微党课”党员教育新模式,以小区为单位组建3个“凉亭微课堂”宣讲团,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定期在小区各个凉亭内以讲故事的形式开展宣讲。微课堂讲述时事热点、健康生活、价值观、好人好事等,吸引更多的居民前来听课,并时不时进行互动,开展正面引导,传递了社会正能量,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指尖微党课”主要是针对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年轻党员等群体,社区利用“互联网+教育”的模式,通过微信群、QQ群等互联网软件,向社区党员分享学习视频、学习资料、典型事迹、心得体会,引导党员开展线上互动交流,实现了党员“随时学、随地学”。五是“微创投”满足需求化温馨。为不断满足社区各类居民多样化的需求,进一步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活力,社区采取资金扶持、场地支持及能力建设,联合多个社会工作服务站和社会组织机构,组建了“一米心理咨询”和“十八匠·修匠心”微创投项目,通过链接社会资源、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以“党建+公益”的形式联合社会组织,盘活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积极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一米心理咨询志愿服务团队发挥儿童心理咨询师队伍专业优势,开展“童乐有我帮扶成长计划”,通过科普知识讲座、一对一心理疏导和团体游戏活动等形式,为社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心理支持。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的公共空间,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发掘传统匠人、手艺人,通过“公益+低偿+市场”的运作模式,成立由20人组成的便民“十八匠”服务工作站,通过线上线下平台,推出上门便民服务及多种特色的文化体验活动,构筑高品质的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不仅解决了居民的便民服务需求,为匠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环境,也满足了居民小需求不出社区、大需求不远离社区的愿望。(清溪街道桂清路社区 供稿)

 
四川法治研究网:版权所有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部分转载于网络,信息作为参考。本站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