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法治研究网!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一线传真 | 社会与法 | 最新法规 | 领导访谈 | 理论调研 | 公安 | 法院 | 检察 | 教育 | 卫生 | 国土
最新资讯 | 大案要案 | 案例评析 | 深度追踪 | 专题展示 | 司法 | 监狱 | 交警 | 税务 | 水电 | 乡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一线传真
 
南充一企业收餐厨废油18.86吨变卖 将被处罚1.5万
时间:2022-06-28 22:59:06  来源:

  “有非法企业回收馆子废弃油变卖,高达18.86吨,城管至今没有处理!”近日,一市民向媒体爆料称南充一个体经营户回收餐馆废弃油进行变卖,长达近2个月没有处理,接爆料后,记者从南充市顺庆区城市综合执法局获悉,他们将对该企业处罚1.5万元。

  市民举报:有人在回收餐馆废油,数量高达18.86吨

  “我们发现有人回收废油,就进行跟踪,最后摸排在西山里面找到了窝点,一个农家大院里,到处都是油罐罐,听执法人员说毛油就18吨多”。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民向记者介绍到,他在5月6日的时候,向相关执法部门进行了举报。

  在南充城区西山环山大道的植物园对面,记者看到一户农房的大门紧锁着,周边的老百姓谈道,前不久这里来了一群执法人员,把回收的什么油拖走了,进行了处理。

  顺庆区城市综合执法局执法专班陈鹏飞队长告诉记者,他们接到投诉后,当天就赶到西山植物园附近的一处农房,发现满满一院子的油罐罐,立即对现场进行了查封,并当场联系有经营资质的思博盈动公司,要求他们按照市场价格收购了这18.86吨餐馆回收油。

  目前他们已经调查清楚了,这个企业一共3个人,包括老板在内,是顺庆的一家个体工商户,主要回收餐馆的废油转手卖给其他企业,主要是成都的企业,已经了解到的两次卖废油了。并告诉记者当天的行动,公安、街道办他们都通知了的,他们也做了调查,事后都交换了意见,除了没有资格回收餐馆废油外,不存在其他违法行为。

  “这黑工厂到底加工以后油的去向我们不清楚,到底是卖了还是直接又回到餐桌上了,我们也没有办法去调查,为啥现在国家一直大力发展像我们这种厂,主要是为了避免像地沟油,火锅老油再流入到餐桌上”。 南充市唯一一家有特许经营资质的思博盈动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并说像这种非法的不正规的企业,南充有多少家他们也不清楚,由于他们的存在对他们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相关人员:是否是大学生创业?该不该严惩?

  据爆料人反映,这个非法企业是一个成年人(30多岁)在经营,已经经营好多年了,并不是什么大学生创业,应该依法严惩。

  然而,采访中,顺庆区城市综合执法局长蒙东告诉记者,群众举报的是一个才从学校出来的大学生,注册了一个个体企业,他只是收餐馆里面的餐厨垃圾,进行到手没买,并不加工。

  现在南充的餐厨垃圾回收是经过市场招标,一个叫思博盈动公司的专业机构,只有他们才有特许经营许可证,才能够合法经营。

  这个创业的大学生是无特殊许可证经营,据调查,他收的餐厨垃圾油,此前有2次被卖到成都一家大企业,而且是生产化学油脂的,目前了解到的情况不存在他回收油又流回到餐桌上,这个情况不严重,将不会严惩。

  关于这企业的负责人是不是刚毕业的大学生,顺庆区城市综合执法局执法专班陈鹏飞队长告诉记者只是听说,至于严不严惩,他们是开了案审会的,由案审会决定。

  四川天普律师事务所任建兵律师认为:法律对于每一个社会主体都是平等的,不能厚此薄彼。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违法,是否对违法大学生进行从轻、免除处罚,应该根据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存在法律规定的从轻、减轻、免除等情节,进行全案综合考量。不能以“大学生创业的名义”进行所谓的灵活执法,这样将会损害法律的权威性,也会误导了创业大学生有轻微违法免责的特权。

  涉事企业:有营业执照如果处罚不合理将打官司

  采访中,记者连线到南充市顺庆某某餐厨废弃物回收部负责人田某某,他说他们2021年3月就办理了营业执照,也向相关部门申请特殊经营许可证了的,‍‍但是相关部门的答复却说南充已经有一家企业在做了,就不能给其他办特殊经营许可证。申请了那么久,然后一直申请不下来,他看到别人也在做回收废油,也就跟着做了。‍‍

  “我们给钱在店铺里面去买的,是餐馆里面已经分离好了的,给的现金去买的,属于正常的买卖交易,又没有加工转手卖了赚差价,哪里犯法嘛?”采访中,田某某激动地告诉记者,为什么要给那个企业办15年的特殊经营许可证,那个公司凭啥子要办15年?他们在搞垄断。

  关于西山哪里那个库房,田某某说是他们租的,这个事情出了后,就没有在租了。

  关于大学生创业一说法,他说今年34岁了,他读的是成人大学,现在做点事情很难,并告诉记者,如果这次城管处罚不合理,他将打官司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执法部门: 将被罚款1.5万算是从重处罚

  “5月6日的事情,这么久了,都没有处理结果,是不是有人在包庇,有保护伞?”有市民质疑这个事情。

  在顺庆区城市综合执法局记者了解到,他们准备把它作为一个典型案例对外公布,并说他的行为也不算是个非常严重的行为,它只是违反了特殊经营,没有特许经营证,这个事情,包括公安部门他们前期也介入调查的,没有发现其他违法行为。

  按照南充市相关规定的处罚条例,最高可以罚款2万,但是该局相关负责人说,考虑到他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不容易,这个事情又没给对社会造成什么危害,所以最终将罚款1.5万,也算是从重处罚了,目前他们正在走程序。

  采访中,南充市公安局顺庆分局行政执法侦查大队长何俊告诉记者,他们配合城市综合执法局工作了的,但是这个事情城市综合执法局是执法主体,如果有犯罪情况,他们会移交的。(记者敬涛 超然文 采访对象图)

 
四川法治研究网:版权所有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部分转载于网络,信息作为参考。本站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