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潇,女,汉族,1987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2011年参加工作,现任遂宁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曾获得遂宁市中心医院业务骨干、先进个人。

与情所长,家有荣焉。有人说,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共同奔赴”更有意义,更让人热血沸腾。陈潇,遂宁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遂宁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分局保升派出所教导员刘治廷的妻子。
作为一名女性,她有着自己的事业,辛勤耕耘在护理一线,而作为一名警嫂,她用柔软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默默支持丈夫的工作,坦然品味着一位警嫂的酸甜苦辣,撑起家庭的“一片天”,虽没有豪言壮语,却用共同奔赴的实际行动,闪耀着平安遂宁背后一颗平凡螺丝钉的光辉。
缘起·从邂逅到奔赴
“在成为警嫂的那一刻,我就做好了准备。”
12年前,年轻的陈潇还是四川省人民医院的一名实习护士。刘治廷和朋友旅行回来路上突发高烧,在朋友的陪同下前往四川省人民医院治疗,没想到因此邂逅了真爱。“一定是特别的缘分,才可以一路走来变成一家人。”刘治廷打趣地说到,要不是因为旅行社就在省医院旁边,作为遂宁人很难到省医院去看高烧。在接触过程中,陈潇的细心与温柔深深地打动了刘治廷,他鼓起勇气要到陈潇的联系方式,经过相处两人慢慢地从相知到相恋。
一个在成都,一个在遂宁,两人虽然相处两地,但从不因彼此距离远而平添抱怨,反而是理解、包容、适应填满在他们的生活之中。2011年,陈潇回到老家崇州,入职崇州市人民医院,经过两年的努力,她在工作中脱颖而出,医院主动提出想让她继续深造、保研并准备提拔为护士长。但那时,她和刘治廷早已认定对方,正在筹备结婚事宜,再三思考,陈潇还是决定奔赴遂宁,并于2013年步入婚姻殿堂。“为爱奔赴,时间也验证了当时的选择是对的。” 陈潇说,结婚近十年,她和刘治廷夫妻恩爱有加,儿子听话懂事,小家庭温暖和睦,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每一对藏青蓝与天使白的组合,家的奉献必然是工作支撑的铺垫。不论是警务工作还是医务工作,在“家庭”这一特殊的组合体中,同样需要奉献和牺牲。从医不易,做妻子难,而作为警嫂的医者更是肩负双重使命,婚后的陈潇便进入遂宁市中心医院,成为了重症监护室的一名护士,加上近两年全国疫情影响,作为抗疫第一道防线的医务工作者,肩上神圣的医护使命本就成倍增长。而另一面,刘治廷不分春夏秋冬、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刮风下雨,只要接到任务电话,就会马上起身,迅速赶到现场。出差加班、转战各地抓获各类犯罪分子,时常还要与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通宵达旦、连续作战是丈夫刘治廷的生活常态,作为警嫂,她看在眼里,疼惜在心里,她深深地明白丈夫不是不愿顾家,而是有更大的家需要守护,很少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这个“小家”。“委屈肯定也有,但在成为警嫂的那一刻,我就做好了准备。他,作为人民警察,去守卫社会护大家;我,作为警嫂,一定会全心守护这小家。”
一个头顶金色警徽,用一身正气,顶天立地,守卫一座城;一个双手驱赶病魔,用一颗爱心,扶危济难,守护无数生命。夫妻二人用对事业和家庭的热爱,相互扶持、相互勉励,共同奔赴、同爱同行,他们是夫妻,也是战友。
奉献·从相爱到无言
“要当警嫂,就要学会当一个钢筋水泥铸造的女汉子。”
大爱无言,其运与共。重症监护室是阻挡患者和死神之间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无数次生与死的搏斗中,练就了陈潇沉着、冷静的性格,更让她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疫情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业性强,影响面广,作为一名医护人员,陈潇深深地知道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她主动请缨,开启卡口核酸采样“白加黑”模式,做好防“疫”守门员。而刘治廷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同样每天奔赴于各卡口值班值守,加班是他们不用打招呼的默契。“爸爸、妈妈你什么时候来接我呀”“等这段时间忙完了爸爸妈妈就来接你,在家好好听话”,是这段时间夫妻二人和家人微信视频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一边挂念着孩子,一边惦念着丈夫。为了相互鼓励,她常常给丈夫发微信说,“咱俩这下真的成了公不离婆,秤不离砣,加班都是一条心咯。”担心丈夫穿戴防护不规范,造成暴露性感染,陈潇就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在繁忙的防疫工作中见缝插针,利用休息时间整理出简单易学的防护服穿脱规范,提供给丈夫和他的同事们学习。不同的岗位,同样的使命,一场“战疫”、两个“战场”,这对“警医”家庭,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自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上,用自己的付出和奉献诠释着爱与责任。
一名护士、一名警察,一个经常夜班,一个常年加班,普通家庭坐在一起吃个晚饭的“常规”操作,在陈潇这里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奢望”。陈潇深深理解自己的丈夫,毫无怨言,使得刘治廷从来没有因为家庭的琐事影响到工作。虽然聚少离多,但两人的心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就是经营好自己的小家。结婚前陈潇是十指不沾阳春水,油瓶倒了都不扶的一个人。但结婚后,她也被锻炼成家里家外巧妇“多面手”,大到买房、装修,小到买米买面、修水修电,没有她干不了的,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她总是打趣地对刘治廷说“要当警嫂,就要学会当一个钢筋水泥铸造的女汉子。”
守护·从平淡到幸福
“自己多尽一份心,丈夫就少一丝后顾之忧,用心做总能做好。”
孩子是家庭幸福的纽带。繁忙的公务工作增加了极大的压力,幸运的是在2016年小两口收获了一个可爱的男孩。
“我们都不喜欢分别这件事”,前段时间疫情预警再次来袭时,陈潇和刘治廷迫不得已用善意的谎言延迟了带儿子去动物园的约定,回想起分别时儿子的哭闹,刘治廷在驱车奔赴一线的时候叹了口气,而陈潇在换上防疫服以后抹了抹脸上的汗水,也分不清那是汗水还是泪水。
作为母亲,她极力担当。为了减轻丈夫的负担,能让丈夫安心扑在工作上,陈潇独自支撑家里的一切,默默地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照顾孩子的重担,她还说服了住在崇州老家的妈妈来到遂宁帮忙。而她在工作之余,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家庭,像个不停歇的陀螺。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她带着孩子慢慢接触篮球、乒乓球、小提琴、编程、英语、游泳、自由搏击等兴趣课,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带着孩子去游乐场、公园、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场所,开拓孩子的眼界和思维,在她的培养和陪伴下,孩子乖巧懂事、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是老师和家人眼中的的乖小孩。
作为媳妇,她极尽孝道。一年365天,刘治廷差不多大半时间都是在单位度过,家里的大小事他基本都顾不上,回家探望父母的机会较少。陈潇总是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之余,尽可能多的回家探望老人,了解父母的情况,家里想要什么,想买什么,总是第一时间满足老人的需求,以此来抚慰丈夫忠孝不能两全的遗憾和内疚。每当举国欢庆、阖家团圆的时刻,却是刘治廷最忙的时候,很多时候,父母生日他都只能匆匆吃完饭就又奔赴工作,陈潇总是提前为父母筹备生日,悉心准备生日礼物,邻居见了都说老人有个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媳妇。婆婆高兴地说,“没有比陈潇再好的儿媳妇了。”
作为白衣天使,她极尽责任。身为医疗系统的一员,陈潇把自己的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并不断提升自我专业技能。她能够以一颗医者的父母心对待病者,确保病者得到悉心的照顾,让病者在病痛折磨中感受到关爱。她对工作认真负责,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自身过硬的本领、扎实的作风、务实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尊重和好评。
山河相聚,江崖峰峦。于岁月无声处舍小家奉献大爱,身兼多重身份,警嫂陈潇始终怀着一份坚定与勇毅,在丈夫刘治廷的身后默默支持、无悔奉献,让刘治廷安心投入工作中,为平安遂宁作出更多贡献。对于妻子的付出,刘治廷看在眼里,暖在心上,这让他在工作路上的每一步都更加踏实笃定,因工作表现突出,他先后荣立三等功一次,优秀公务员两次,2021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刘治廷充满感激的说,“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她的一半”。
平安遂宁,不止警务守卫,更有医务守护。“自己多尽一份心,丈夫就少一丝后顾之忧,用心做总能做好。”陈潇不仅是一名公安民警的贤内助,更是一名睿智大气、讲格局、讲奉献的新时代优秀女性,她用赤诚与柔情经营着自己的家庭和事业,在奋斗与拼搏中找到了人生价值,用坚毅、奉献、担当,诠释了“最美警嫂”的生动涵义。
静水深流,在时代的潮汐中涌动,报大爱之无形,深藏社会主义巾帼梦,陈潇一步一个脚印,振长策,潇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