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遂宁市污染防治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遂宁市2022年臭氧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并现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当天参加新闻发布会的单位有:遂宁市生态环境局、遂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遂宁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遂宁市城管执法局、遂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臭氧污染已成为制约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重要因素。受成都平原区域性臭氧污染影响,今年6-7月遂宁出现了3轮臭氧污染过程,截至7月20日,遂宁已出现了13天臭氧污染天气,超过了因PM2.5导致的污染天数。
专家认为,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分析,臭氧浓度超标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化工石化、电子信息、包装印刷、汽车制造、家具制造等工业企业,工程机械、机动车特别是柴油货车以及汽修、广告喷涂等排放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二是气象条件不利,尤其是今年7月份,包括遂宁在内的成都平原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强辐射天气,加速了臭氧的生成。
面对近期的臭氧污染,遂宁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多措并举,高位深入推进臭氧污染防治工作。
坚决贯彻落实黄强省长批示精神
今年遂宁启动了三轮臭氧污染天气强化管控和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期间,遂宁市委李江书记作出批示,要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好黄强省长的批示,狠抓生态环境问题。刘会英市长在遂宁市政府常务会上专题研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重点要求抓好臭氧污染防控。张韬副市长多次组织专题会安排部署,采取分时分片分区域分类别的差异化、精准化管控措施,每日调度各级各有关部门工作推进情况。
提升污染防治精细化管控水平
遂宁采取划定核心区、重点区、协同区,分区分时分行业分类别实行差异化、精准化管控,并严格督促各项措施落地落实。工业源方面,倡导工业企业采取降低生产负荷、调整工序、错峰生产、大宗物料错峰运输、强化深度治理等自主减排措施。督促砖瓦企业暂停进料减产保窑稳治,家具企业暂停喷漆工序,印刷企业暂停印刷工序。移动源方面,禁止黑烟车、农用车、国四及以下柴油货车进入主城区,积极引导绕行,严查车辆抛洒滴漏、超载超限等违法行为。扬尘源方面,督促施工工地暂停土石方开挖转运、建筑拆除、道路铺装,严禁露天喷涂、外墙粉刷、道路划线。加强对砂石、商混企业供货情况的核查。城市面源方面,严控喷绘企业、汽修行业喷涂作业,严查露天焚烧垃圾、落叶和露天烧烤等行为。
针对重污染天气预警,各级各部门全面加强管控,遂宁市污染防治攻坚办统一指挥调度主城区4个辖区(船山区、河东新区、经开区、高新区)应急响应工作,整合区域力量,提升管控质效。生态环境、经信、住建、交运、城管、市场监管、交警等部门根据预案要求,出动执法人员按照应急减排清单,重点抓好VOCs排放企业,汽车维修喷涂、餐饮油烟、露天焚烧、非法渣土运输、重型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建筑工地扬尘管控等工作,累计检查工业企业1589家次,广告喷绘企业292家次,建筑工地1407个次,柴油货车8147辆,抽测尾气451辆,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90个。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下一步,遂宁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一是强化臭氧攻坚,工业源方面,严格落实“一厂一策”精细化减排措施,宣传引导到位,不搞“一刀切”;移动源方面,做好缓堵保畅和重点区域远端分流,强化柴油货车超载超限、拋洒滴漏和尾气抽测检查,鼓励加油站夜间装卸油和市民夜间加油;扬尘源强方面,加大“六必须六不准”查处力度,合理调配重点区域洒水降尘车辆;面源整治方面,加大餐饮油烟、汽修、广告喷绘、市政工程等领域检查力度,禁止高温时段露天喷涂、刷漆和沥青铺路。
二是提升治理水平,加快推进川中建材、天马玻璃超低排改造,实施华晶玻璃、吉盛印铁等企业深度治理,积极引导企业治理项目申报中省资金;尽快更新完善514家涉气企业污染源清单和“一厂一策”;提升空气监测和气象预测预报能力,及时开展人工降雨作业。
三是提前谋划秋季秸秆禁烧和秋冬季大气攻坚,制定精细化管控措施,有效利用各部门优势资源,扎实做好常态化管控,紧盯夏季重点焚烧区域的综合利用和禁烧巡查,指导帮扶工业企业提升治污水平,保持高压态势,确保大气污染防治成效得到巩固。
遂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回答了全市工业领域臭氧污染防控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遂宁市住房和建设局回答了全市在建筑施工领域臭氧污染防控措施;遂宁市城管执法局回答了严快查处“城市五烧”行为,抓好臭氧污染防治工作;遂宁交警回答了加强臭氧污染移动源管控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