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遂州大地,深邃的绿意中,已是一派云淡风轻。
涪江两岸远山如黛,晚霞漫天,“半江瑟瑟半江红”中,温婉的景色,人群的笑语,用最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今日遂宁宜居宜业的画卷。
市第八次党代会以来,遂宁锚定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目标,加快推进“生态公园名城”建设。
一年来,高位推动,高点起步,全市以“生态公园名城”为城市建设“指挥棒”,通过生态打底、公园塑形、科学布局,不断完善全域全生命周期公园体系,展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的现代化城市形态。
一年来,顺应群众需求,通过实施能级提升、城市体检、业态植入等举措,各个生态公园成为集运动休闲、文化娱乐等为一体的遂宁潮流地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执“绿”为笔,如椽点染;山水相伴,湖岛相依。如今的遂宁,“城市中有公园”“公园中有城市”,高质量笔触让城市的现代化形态跃然纸上。

生态打底 公园塑形
让城市“长”在公园里
筑“生态公园名城”能给市民带来什么?一年前,很多人心中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答案。
如今,漫步城中,目之所见、足之所至,皆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景,答案已直观地摆在眼前。
行走于九莲洲生态湿地公园,涪江水面波光粼粼,天鹅、白鹭自由嬉戏;古朴典雅的莲里公园,“莲在城中,城在莲里”;观音湖湿地公园,“亲水、戏水、乐水”其乐融融……一个个特色鲜明的生态湿地公园在涪江沿岸铺展开来,犹如一颗颗翡翠明珠把遂宁装点得更加水润清和。

秋阳杲杲,草木葱茏。沿着大英县郪江湿地公园内的小道而行,绿荫环绕,鲜花盛开,河风悠悠,沁人心脾。阳光从枝蔓间漏下,打在人们笑意盈盈的脸上,惬意感油然而生。
总面积约100公顷的郪江湿地公园,绿化覆盖率高达70%以上,种植有桃树、银杏、秋枫等300余种树木,有龟、鳖、水鸭、白鹭等野生动物。如今,这里已被称为大英的“后花园”、休闲养心的城市之“肺”。
“以前郪江两岸杂草丛生,现在荒滩变公园,已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了!”大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安雪梅说。
如今,这样高品质的生态公园在遂宁随处可见,整个城市犹如一个偌大的公园,其中又串联着诸多“口袋公园”。
一年来,遂宁坚持因地制宜建公园,在方寸之地暖民心。以实现空间治理精细化、公园建设个性化、公园布局均衡化、公园主题鲜明化为目标,充分挖掘释放城市剩余空间潜能,一批“口袋公园”让城市建设成果可感可及。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口袋公园”(街头游园)33处,总面积约13.6万平方米。
一年来,遂宁厚植生态本底,坚定绿色发展理念,全域开展立体绿化和花卉植物提升,构建全域全生命周期公园体系。同时全力推进“遂州绿道”建设,655公里的遂州绿道将65个公园、12100亩绿地有机串联,“遂州绿道”已成为绿色发展的“快车道”、市民生活的“幸福道”。
一年来,遂宁秉承以人为本理念,不断丰富完善生态公园建设内涵,促进生态公园从“景观性”向“景观+功能”转变,从“好看”向“好看+好用”转变,通过“拆墙透绿”“300米见园”等措施,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生态福利。
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截至2021年底,遂宁市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地率已达37.15%,绿化覆盖率达42.8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61平方米,全市城市公园总数达66个,每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达0.22,是标准的近4倍。
能级提升 充实内涵
让城市既有颜值更有品质
建设“生态公园名城”,不仅仅是增绿和建园,还在于优化建设理念,充实公园城市内涵。
最近,不少走进九莲洲湿地公园散步游玩的市民惊喜地发现,依托湿地公园优良的绿地环境和自然景观打造的船山区体育公园正在有序推进。

“足球区已建成,其余部分计划今年9月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船山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设计,利用九莲洲湿地公园现有场地,船山区体育公园将打造全龄儿童乐园、活力追逐区、智慧网球区、智慧篮球区、热血足球区和综合健身广场6个区域,满足老中青幼各年龄人群的运动需求。
“以前湿地公园功能单一,市民只能休闲散步看看山水花草,虽然公园景色优美,但存在服务功能不强的问题。”该负责人说,通过对湿地公园的有机更新,既满足了市民的健身需求,又强化了公园的功能性,增强了公园活力。
“公园里建起足球场后,我一有空就会约好友来一场比赛。”家住九莲洲湿地公园附近的市民林乾东是一位足球爱好者,对于更新后的九莲洲湿地公园,他很满意:“以前踢球一般都去体育馆,现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场地。”
据介绍,目前遂宁正在开展“老公园·新活力”提升行动,不只是单纯绿化美化、提升环境,而且还通过丰富公园基础配套,拓展公园活动空间,引领复合功能体验等,大力提升休憩服务功能。
在后续的建设中,遂宁的考量和谋划还不止于此。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人表示,遂宁将在“生态公园名城”建设过程中注重文化植入、载入文化元素、植入市民记忆,深度融合当地名人故事、民俗传统和文化特色,提升城市温度,凸显区域特色。
以园营城 以园兴业
诠释“生态公园名城”生态价值
在市河东新区中心地段,横穿四条马路、用地面积约10公顷、长约1200米、宽约80米的“五彩之心”景观绿化带,在高楼大厦的映衬中成为一道清新独特的风景线。
人行步道宽敞整洁,花木间杂相映成趣,儿童游乐场所点缀其中,城市“慢行系统”也进行了有机植入,小吃店、咖啡馆等多元业态在此呈现。

2019年9月,“五彩之心”景观绿化带正式开工建设。这个被誉为遂宁“春熙路”的河东中心商业区,最初定位便是公园与商业的结合。2021年,“五彩之心”部分地块正式开园且同步营造了消费场景,成为市民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公园不仅要建好,而且还要运维好。
“大型公园尚且还有政府投入,能聘请第三方公司进行管理和运维。但一些小公园因为资金不足,管理和运维滞后,甚至处于脱管状态。”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生态园林科相关负责人说,在公园运维管理上,遂宁探索推进示范场景建设、积极转化生态价值,不断提升公园的长效运维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一步,遂宁将积极推行“公园+”模式,把政府公共事业和社会服务产业有机融合,积极探索“以园营城、以园兴业、以园怡人”的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
生态价值提升,百姓最有获得感。目前,遂宁市已编制完成《遂宁市公园城市专项规划(2022-2035)》《遂宁市中心城区“口袋公园”建设三年行动方案》,陆续启动市河东新区灵泉大道景观提升等25个年度重点项目建设,年内计划投资16.78亿元。

下一步,遂宁市将紧盯筑“生态公园名城”目标,坚持以项目为王、大干快上、跳起摸高,强力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实施,加快推动“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愿景目标实现。
如今的遂宁,眺望涪江两岸,漫步东西两城,从湖泊水系到公园绿地,从城市干道到街头巷尾,从公共区域到商住小区,可以全时空、全领域感受到遂宁“山水林田湖岛”环境之美,“一半山水一半城”的格局之美,“疏密有度、错落有致”的风貌之美。
一座欣欣向荣的“生态公园名城”正在成渝之间强势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