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切实扛起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健全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这项规定对于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有几个文件里没提但是必须理解的地方:第一,在2015年的时候,中组部就发过《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一共是19条,这次是18条。对比这两份规定可以看到一定的衔接关系,也可以清楚看到今年这份分量更重,范围更广,标准更高,要求更严,力度更大,对于能下的决心更加坚决。总而言之,能上能下势在必行。第二,对于广大的青年干部而言,这是成长进步的巨大利好,而且仅仅是个开始,要注意到《规定》出台时间到我们下一个五年还会有其他的更加细化、力度更大的一揽子配套方针政策,是青年干部成长的最紧要的前提。
领导干部干得好就上,干不好就下,这是工作的需要,本来是很正常的。在战争年代,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当中因革命工作的需要在职务任用上能高能低能上能下这种情况很常见。比如1935年2月,彭雪枫就是从师长岗位调整为当团长。开始有些人有些别扭,仍然叫他师长,他听到后立即纠正,如今我们师缩编为团,这是党中央从战略全局作出的部署,我们个人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前进的目标没有变,身上的担子没有减,我们只有忠实的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才能不辜负党的重托。还有徐海东,毛主席曾赞扬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贡献的人他身经百战功勋卓著。1931年3月,徐海东被任命为新改编的红四军十三师某团团长,在一次战斗中,他身负重伤被送进红军医院。该团又提拔了一位新团长。手术一个月后,便拄着棍子回到了部队,师政委让他暂时的留在师部等师党委研究后再安排他的工作。徐海东却向师党委提出自己当副团长。1934年9月,党中央派中华苏维埃代表陈子华到徐海东所在25军工作,已经是红25军军长的徐海东又主动的提出由陈子华任军长,自己担任副军长。
在革命的战争年代,老一辈革命家为了革命工作需要,对自己职务的上下进退根本就不在乎,能上能下这是很正常的事。他们认为,职务高低都是为人民服务,他们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争名誉地位的权利,这就是老一辈革命家的情怀。
经过百年的发展,有的领导干部在主席台上讲的很好,格局很大,觉悟也很高,但是一涉及到个人的职务和待遇问题就斤斤计较了。我们党的领导干部的觉悟是前进了还是落后了,现在还有多少党员干部为了革命工作而不仅仅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很值得我们深思。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已经呼吁了好多年了,但是在现实中却固执的存在着只能上不能下的状态,当然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除外。
现在中央下发文件,用文件规定来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健全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有助于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干部队伍才有“源头活水”。只要落实这些规定我们一定能够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方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