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遂宁高新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改革实践,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保护”的总体思路,落实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改革措施,立足园区实际、积极探索实践、争创特色品牌,努力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
强化党建引领
发挥劳模示范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11月4日,在遂宁宽窄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内,一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活动正在开展。

记者了解到,遂宁宽窄印务党支部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支部立足特色建堡垒、党员立足岗位当先锋”,切实把党的建设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动力,探索建立党的领导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党建工作体系。以“踏石留印”特色党支部建设为载体,持续丰富思想引领的内容载体,不断强化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红色基因。

“我们通过开展党员攻坚岗、先锋岗评选,持续争创青年文明号、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发掘并培育了一批先进典型,依托先锋骨干建设了两个创新工作室。”遂宁宽窄印务工会副主席杨洋告诉记者,在党建引领的过程中,遂宁宽窄印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时代产业工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下一步,我们还将以‘遂宁市劳动模范’‘川烟工程’‘高新工匠’等为载体,持续打造创新工作室,引导人才在一线岗位建功立业。”
遂宁宽窄印务营造的浓厚“红色”氛围,正是遂宁高新区加强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切实肩负起引领广大产业工人听党话、跟党走的真实写照。
共享发展成果
提高产业工人获得感
“下班后来这里跑跑步、打打乒乓球,浑身舒畅,很享受这种感觉。”“看看书,劳逸结合,这样干活才更有效率。”
近日,在遂宁高新区的四川上达电子有限公司内,让郭延与同事们赞不绝口的就是公司刚刚建成的职工之家,下班后到职工之家打卡健身变成了该企业职工们最时尚的事。
窗明几净的职工公寓,清新优雅的休闲环境,崭新精良的健身器材,让大家眼前一亮。七百余平方的职工之家里健身器材和各种文娱设施一应俱全,“家”里集健身休闲、棋牌娱乐、阅读分享为一体,动静分区满足了不同职工的不同需求,吸引着大家前来“打卡”。

四川上达电子有限公司职工之家,不仅是企业职工交流成长的一个平台,也是体现企业对职工关怀激励的一个重要载体。
同样作为遂宁高新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排头兵的遂宁宽窄印务,也持续丰富团建活动内容,坚持每年开展一次职工运动会、一次职工家庭日活动,在端午节、中秋节、建军节等特殊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主题活动。特别是在遂宁“9.20”疫情发生后,企业在实施集中生产闭环管理期间,以工会兴趣小组、五星班组为单位开展兴趣活动,努力增强职工身体素质,引导职工加强个人防护,丰富职工丰富业余生活,提振职工精神状态,以实际行动提升组织凝聚力、向心力。
紧抓赋能成长
细抓激励保障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也是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四川上达电子有限公司通过培训宣讲、师徒结对成长、技能提升、全方位打通职业晋升通道等多项举措,打出“组合拳”,不断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让产业工人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我们探索建立了培训、练兵、竞赛、晋级‘四位一体’的职工发展模式,完善了干部考核和员工评价制度,优化了薪酬体系。”四川上达电子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经理罗阳金告诉记者,对获得“技能之星”“职工之星”的员工会优先考虑晋升职务职级,确保“多劳者多得,技高者薪高”。
据悉,遂宁高新区高度重视技能提升,大力实施“高新匠人”培养计划,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发展需求,与电子科大、成都理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开展校地合作,两年来累计培训产业工人350余人次。开展“集中送培”“名师带高徒”等活动,推行学徒制培训,建立师徒帮带关系的企业达80%以上;坚持提高职工成就感,开展“岗位成才”活动,指导有条件的企业或者行业开展技能竞赛13次。承办全市建筑行业技能大赛,评选建筑行业能手7名,评选命名“高新工匠”10名,发放奖金5万元。
引领思想培育精神、完善人才选育培养机制、打通岗位双向晋升通道……在遂宁高新区,随着一项项机制措施落地落实,一个个典型脱颖而出,一支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正阔步前行,为全市筑“三城”兴“三都”,加速升腾“成渝之星”造就一支新型产业工人大军注入了强劲动力。
(邓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