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饮用水水源保护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安排部署,推进我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3月29日下午,遂宁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全系统2023年水环境质量攻坚、饮用水保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进会,局党委书记、局长淼霖出席会议并讲话,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强主持会议。

会议通报了2022年度全市水环境质量、饮用水保护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完成情况,分析研判了2023年第一季度流域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及面临的严峻形势。各派出机构就水环境治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方面工作作了汇报。
会议要求,克服三种思想,提高政治站位。一是克服麻痹大意思想,紧盯目标强力推动。今年第一季度我市个别国省控断面水质不达标,要聚焦聚力在未稳定达标断面,突出问题导向,科学分析预警研判。二是克服得过且过思想,拒绝躺平迎难而上。针对不达标断面,要严格落实水质“以日保月、以月保年”的要求,不能“放任、等靠”。三是克服松劲歇脚思想,创新巧干提升指标。在小流域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方面要摈弃惯性思维,“长期+短期”管控措施结合,要做到走一步看三步想十步,主动作为,更要狠抓落实。做实三件事情,合力改善水质。一是严格落实精细化管控。紧盯城镇污水处理厂、中小型企业污水排放、水产养殖废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多方密切协作,加大督导管控力度。二是力争水质晋位提升。根据《四川省水生态环境质量和空气质量激励约束办法》,结合目前全市第一季度水环境质量情况,水环境质量提升形势非常严峻,要紧盯水质目标,多方动员、精准施策。三是压紧压实各方责任。要认清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工作的重要性,严格落实水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要求,建立流域分段包干责任制,精准化监管,切实加强管控。建立三本台账,在管用有效上下功夫。一是建立涉水项目台账。针对水生态修复、流域治理、农村环境治理、黑臭水体治理、饮用水水源保护等项目实施情况,建立月调度台账,要对标补短,全面谋划。二是建立重点工作台账。针对枯水期、汛期、春末夏初等重点时间段,加快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进度,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三是建立廉政风险台账。立足主责主业,在项目编制、项目实施、资金分配和入河排污口设置方面再次梳理廉政风险环节,建立清单并加强日常监管,及时提醒、督促、整改到位。
淼霖强调,要保持清醒认识,增强工作责任心。第一季度水环境质量同比下降,个别断面水质主要污染物浓度超标,值得警醒反思,各派出机构要认清面临的严峻形势,拒绝躺平思想,提前谋划,积极布局。要全力以赴,千方百计争取更好结果。从去年高温天,到春季枯水期,我市水环境保护工作持续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要淡化客观原因,紧盯国省考核目标要求,从主观上积极作为,加强治理研究,国省考核断面坚决不能出现单月Ⅴ类或劣Ⅴ类水质,坚决不能出现水环境突发事件和舆情,做到问题、措施、责任、时限“四个精准”管控,力争4月扭转水质不利局面。要统筹谋划,协同推动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调配。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注重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从系统工程和全局高度寻求流域水污染防治之道,进一步深化认识、理清思路,推动上下游、左右岸协同治理。要借力发力,全力推动治标治本重点工作。要提前分析研判、提前报告争取、提前警示预警,紧盯水环境治理攻坚、饮用水水源保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重点业务工作,加强同其他部门协同治理,多措并举,推动琼江、芝溪河、坛罐窑河水质尽快达标。
四川省遂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市生态环境局党委委员王璞,各派出机构、水生态环境科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