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0月25日晚,在美丽嘉陵江畔的绸都南充,南充市人民政府与四川省作家协会共同举办“嘉陵江文学周”及“嘉陵江文学奖”颁奖典礼。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作协主席阿来出席盛典并致辞。川渝嘉陵江流域23个县(区、市)文联、作协参加颁奖典礼。马平、邹安音、唐力、蒋登科等12名作家获奖。

此次活动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承弘扬嘉陵江流域优秀文化,打造嘉陵江作家群,促进嘉陵江流域文学事业大联合、大繁荣、大发展,助推南充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也是为落实川渝两省文化交流合作框架协议,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突显文化强市战略。首届“嘉陵江文学奖”是对2021至2022年期间川渝两地嘉陵江作家群文学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是优秀作家们向人民交上的一份新时代文学答卷。
首届嘉陵江文学周由3个主题活动、3个专题活动和9个分场活动组成。主题活动涵盖嘉陵江畔采风、“首届嘉陵江文学奖”颁奖典礼、“嘉陵江作家群”创作座谈会;专题活动开展“南充作家 欢迎回家”座谈会、南充小说创作推进会、南充散文创作推进会;系列活动包括诗歌朗诵会、创作座谈会、主题采风等活动,在南充市9个县(市、区)分别开展。

颁奖典礼上,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侯志明致辞:这是川渝嘉陵江沿线各区、市、县文艺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赓续嘉陵江流域文学精神,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文学人才,推动嘉陵江流域文学事业实现大联合、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川渝两省市嘉陵江流域文学界的一件喜事盛事。
他期待南充凭藉其承载的特殊地域文学元素及产生的文学影响,继续擦亮嘉陵江文学奖的“金字招牌”,积累良好口碑,形成重要品牌。通过文学周活动及文学奖评奖的独特形式,不断激发广大作家的时代情怀与创新精神,不断催生新时代嘉陵江沿线文学的“扛鼎之作”,不断标注当代嘉陵江沿线文学的新高度。

受市委书记古正举、市长尹念红委托,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廖雪梅代表南充市委、市政府致辞:
印象嘉陵江,山水南充城。嘉陵江绵延南充300余公里,留下了最柔美的身段,造就了最秀美的丘陵,形成了最独特的文化,被誉为南充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这片热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不朽篇章。画圣吴道子在这里绘就“三百里嘉陵风光图”,诗圣杜甫在这里写下“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的名句,放翁陆游在这里赞叹“嘉陵江色嫩如蓝,凤集山光照马衔”。如今,“嘉陵江”已不再是一个地域名词,而是成为了一个文化坐标,名扬全国、享誉海内外。
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候志明; 四川省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 四川省作家协会二级巡视员罗勇。 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北碚区作家协会主席蒋登科;重庆市作家协会秘书长董昭勇;中共南充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廖雪梅;南充市人大副主任张晓艳;南充市政协副主席傅宗洪。
四川省作家协会、重庆市作家协会相关领导;12位获奖作家及川渝23个协作单位的文联、作协领导和嘉宾、市直有关部门和文艺家协会负责人;南充市部分作家代表以及西华师范大学师生和新闻媒体人士。(记者 王威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