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农历的“六九”第一天,腊月二十六,临近春节,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的“矛盾多元化解协调中心”,数百名无助的农民工拿着合同、票据、工单或欠条在这儿苦苦等待,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在急切的等待企业负责人或建筑承包商发放本该属于他们早就该领取的“血汗钱”、“救命钱”。这些钱有的拖了几个月,有的长达数年。

而在另一边——成都市龙泉驿区的“矛盾多元化解协调中心”,更是一片忙碌,相关工作人员看到这么多人等候在外面,期盼的目光让他们既同情又揪心,他们一边在安慰农民工,一边在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及时解决问题,给农民工一个满意的交代。
自2020年5月1日起,《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出台,让广大农民工吃了一颗定心丸。党和政府多次阐明“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建设国家的重要力量,全社会一定要关心农民工、关爱农民工,要坚决杜绝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现象,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中央的政策是好的,但现实情况是,在一些地方,被一而再再而三“忽悠”的农民工实在耗不起,他们讨要薪资无门,又是弱势群体,只有齐聚政府相关部门,用渴望、几乎乞求的语气求助帮助解决。
近年来,随着普法力度的加大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广大农民工的素质已逐步提高,依法维权使他们的合法权益,他们坚信党和政府定能为民履职,这也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令人欣慰的是,截止当日十二点四十分左右,以关注民生为己任的《四川民生发布》新媒体的工作人员得到消息:经多方协调,这些农民工得到了相关欠薪单位的保证,会在近日将拖欠的工资足额打到他们的账户上,让他们温暖过冬。
成都市龙泉驿区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尤其是“矛盾多元化解协调中心”以“人民为中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使用“雷霆手段”,善待农民工,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探索出了一条“治薪”的新路经。我们坚信农民工在艰辛的路上,在流汗的同时,不再流泪!
(邓学兵/邓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