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电源,瞄准对焦,加大功率,发射……”近日,在110千伏林南一、二线、35千伏南瞿线、35千伏洪达家鑫线四线同塔线路通道清理现场,国网射洪市供电工作人员利用激光清障仪精准开展线路通道障碍清理,预防输电线路火灾发生,保障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清明将至,祭祀用火、燃放鞭炮、进山踏青等活动频繁,射洪电网输电线路通道面临严峻的山火防控挑战。为做好森林火灾防治工作,公司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扫描建模,全面开展线路隐患特巡,使用激光清障仪清除线路树障及异物,采用多角度红外采集监测易燃点,加强防山火及电力设施保护宣传,科技赋能防山火,多措并举护民生。
当天,在激光炮清障现场,一根四厘米的树枝大约3分钟就被砍断,十几厘米的树枝只需7、8分钟。在作业人员精准操作下,树障逐一被烧断。在35千伏螺城一、二线,工作人员熟练操作无人机,仅用20分钟完成线路激光雷达扫描。在花果山防山火宣传点,志愿者们对过往行人发放宣传单、海报,讲解防山火注意事项和电力设施保护常识,确保防火知识深入人心,从源头减少火灾隐患。
据国网射洪市供电公司运检工区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有35千伏及以上线路58条,其中跨自然景区防火区段1条,多条线路穿越丘陵山区。通过人工巡视、无人机飞巡、输电线路通道可视化装置以及激光雷达扫描建模等技术手段,可对通道情况和线路运行情况进行全过程掌控。此外,结合各线路激光雷达扫描分析数据、植被特点和季节特性,针对性制定相关线路巡视和防山火通道治理计划,对部分清理困难的特殊树障,使用激光清障仪开展不停电远程清障,确保线路安全运行和防山火工作全覆盖、无死角。
据了解,今年以来,国网射洪市供电公司已开展通道治理30余次,清理竹树障碍170余处,开展防山火宣传7次,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接下来,公司将持续强化输电线路火灾隐患防控,依托设备主人运维网格微信群,加强村社网格员联动,构建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发现并迅速处置通道火灾隐患,为射洪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森林资源安全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