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法治研究网!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一线传真 | 社会与法 | 最新法规 | 领导访谈 | 理论调研 | 公安 | 法院 | 检察 | 教育 | 卫生 | 国土
最新资讯 | 大案要案 | 案例评析 | 深度追踪 | 专题展示 | 司法 | 监狱 | 交警 | 税务 | 水电 | 乡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展示
 
“贫”深同聚力 今朝谱新篇
——遂宁高新区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时间:2021-06-18 22:30:10  来源: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近年来,遂宁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核心目标,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凝聚社会各界力量,精准发力,如期实现了小康路上不落一人、高新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庄严承诺。

  截至2020年底,遂宁高新区1606户4080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高质量脱贫,5个省定贫困村稳定达到“一低五有”退出标准,实现全部出列。

汇聚合力战贫困

592名干部结对帮扶1606户贫困户

  “孙书记,又来村里了!”2021年6月8日,遂宁高新区保升镇保升村村民唐振友一见到孙黛媚,立刻热情地迎上去。

  孙黛媚是遂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遂宁高新区分局执法大队干部,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她被选派到保升镇保升村担任第一书记。现在虽已返岗工作,她仍坚持“常回家看看”。

  “在孙书记的帮扶下,我们一家人在2019年顺利脱贫”。唐振友夫妻俩都是残疾人,2014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孙书记不仅帮我申请到了农村低保和公益性岗位,还鼓励我将产业扶持资金入股村级合作社,参与年底分红,2020年我们一家人的人均纯收入有7270元!”

  孙黛媚是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也是遂宁高新区选派的592名帮扶干部的一员,她带领驻村工作队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急难险重党员先上”的生动诠释,让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一线高高飘扬,这是园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法宝之一。

  人心齐,泰山移。据悉,党中央全面实施精准扶贫以来,遂宁高新区扎实开展结对帮扶工作,5名县级领导、12个帮扶部门定点联系5个贫困村和7个有贫困户20户以上的非贫困村,592名帮扶干部全覆盖结对帮扶1606户贫困户,做到因村、因户、因人,为帮扶贫困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确保结对帮扶工作有实效。


  (遂宁高新区就业扶贫车间)

  遂宁高新区保升镇观山村贫困户唐坤海就在驻村帮扶干部入驻后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民生福利。记者了解到,唐坤海因病致贫,2019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各方帮扶力量合力攻坚,唐坤海发展起了鸡、羊、兔等养殖,同时找到了一份保安的工作,收入有了保障,就连他最担心的子女教育费用问题,也通过教育扶贫的各项政策得到了解决,一家人于2020年成功脱贫。

  “我现在的好生活就是脱贫攻坚成就的真实写照。”唐坤海告诉记者,驻村帮扶干部来了以后,帮助他积极找工作,申请教育扶贫、医疗扶贫、产业扶贫等各项政策,如今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现在,收入基本上得到了保障,我想再努力奋斗一下,争取把生活质量再提高一点。”

绣花功夫拔穷根

村民生活质量“步步高”

  “瞧,那就是我家的新房子,到我家里坐坐吧!”日前,记者来到遂宁高新区西宁街道兰井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热情好客的村民崔小容指着不远处的小洋房笑得合不拢嘴。

  “漂亮吧,我活了大半辈子,没想到还能住上这么好看的房子。”不远处,一排排崭新别致的小洋房沐浴在夏日的阳光里,与房屋两旁绿色的柑橘树相映成趣,民居墙体外观的美化工程,又为村子增添了许多活力,而崔小容家的房子正坐落其中。“能住上这样的房子,真的要感谢党、感谢政府的好政策。”崔小容激动地说。

  如今,遂宁高新区像崔小容一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实现生活质量“步步高”的村民有66户。

  聚焦重点区域、重点工作、重点群体,认真落实“四个保障”,遂宁高新区以精准“走线”的“绣花功夫”拔穷根,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把最难攻的堡垒一个个攻下。

  ——全面落实住房保障。累计投资资金1027.5万元,严格按照人均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户均自筹资金不超过一万元的政策标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园区7个集中安置点全部建成并实现入住,惠及贫困群众66户。同时,整合社会各界捐赠资金142万元,通过维修加固、拆除重建的方式,解决142户贫困群众住房“跑风漏雨”问题。

  ——全面落实医疗保障。为1606户4080名贫困群众全额代缴医保参保费109.38万元,参保率达100%。严格落实县域内住院自付比例不超过10%政策,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为9.5%。开展“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健康扶贫进村入户”惠民活动40余场,受益群众达1.29万人次。

  ——全面落实教育保障。全面落实“三免一补”政策,为400名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杂费、书本费36万元,发放助学金56万元,为27名残疾儿童落实送教上门服务,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全部就学。同时,为406名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人安排一名结对帮扶教师,有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全面落实兜底保障。为137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落实低保政策,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478.13万元。常态化开展返贫(致贫)监测,对58户114人脱贫不稳定户和4户12人边缘易致贫户,严格对标贫困户“一超六有”脱贫标准,通过水滴筹、介绍本地务工、动员社会捐赠、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和大病保险等措施,两类人群“一超六有”方面实现稳定达标,有效防止了致贫、返贫风险。

  此外,遂宁高新区还提供了农村公益性岗位379个,1865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务工就业,完成10个扶贫专柜布放和1个消费扶贫专区建设任务,线上线下销售贫困村和贫困家庭农副产品金额达1030万元。

产业夯实新路径

确保贫困群众真正受益

  富民特色产业,是遂宁高新区农民稳定脱贫的“压舱石”、增加收入的“主渠道”,持续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遂宁高新区大胆探索“飞地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比如,西宁街道选择距离较近的聚贤镇遂宁市金腾果蔬合作社,按照1:1比例通过2019年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出资30.18万元、合作社出资30万元,实施“飞地模式”扶贫产业,由遂宁市金腾果蔬合作社与西宁街道贫困户共同发展柑橘、脐橙、爱媛等特色果蔬50余亩。同时按照前三年不低于量化股金3%,三年后不低于量化股金8%的比例,建立起合作社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关系,走出了一条具有“高新”特色的致富新道路。

  “今年4月和10月,我们组织贫困户和合作社举行了第2次分红活动,贫困户人均分红300元。”西宁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三年后,预计将实现贫困户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伴随着脱贫攻坚行进的脚步,遂宁高新区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培育,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作为实现园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

  
(遂宁高新区会龙镇粉房村现代农业甘薯产业技术示范基地)

  据悉,依托已建成的农业产业基地,遂宁高新区还探索了“公司+科研+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统筹易地搬迁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三类对象,支持贫困群众以土地或劳动力入股合作社,通过科技示范、专家引种、农户主体等方式,成功创建遂宁高新区“黄菜油+524红薯”市级三星三代农业园区,在聚贤镇、会龙镇积极规划建设万亩蔬菜基地、万亩红薯基地和万亩油菜基地,直接受益贫困户已达600余户。

  依靠发展壮大产业经济为园区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劲动力,也持续推动着园区脱贫攻坚进程行稳致远。

精神风貌露新颜

勤劳致富精气神足

  人穷志不短,扶贫先扶志。脱贫攻坚激励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奋发图强,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院坝干净了,自己看着也舒服。”每天一大早,遂宁高新区西宁街道兰井村4组村民唐介明就忙活起来,打扫完自家院落,又忙着将房前的村道清扫了一遍。

  唐介明告诉记者,因为生活习惯好,环境卫生好,他上季度的乡风文明积分高达95分,在村里的“积分超市”兑换了一提卷纸和一盒牙膏。

  然而,一年前,唐介明家还是村民眼中的“邋遢户”。“进屋了连站脚的地方都没得,到处是鸡屎鸭屎,味道老远都闻得到。”兰井村第一书记胡斌回忆说,村干部刚开始上门交流时,唐介明还未放在心上,反而认为村干部“小题大做”。

  改变,缘于2019年兰井村推行的乡风文明积分制。针对村里的一些陈规陋习和不文明现象,兰井村将乡风文明指标量化,从观念上和习惯上培植新风美德。截至目前,遂宁高新区各镇(街道)累计开展了68次积分兑换活动,惠及村民5000余户。

 
 (遂宁高新区兰井村第一书记胡斌与村民讲解文明积分兑换规则)
 

  胡斌说,现在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习惯、环境卫生方面变得“讲究”起来,村容村貌比以往明显改善,村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都有了很大提升。

  “扶贫要扶精气神,我们不仅要让贫困群众从物质贫困中‘走出来’,更要从精神贫困中‘站起来’。”遂宁高新区城乡统筹中心主任韩承作说,通过一系列举措,村民们实现了思想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更加激发出了贫困户巨大的热情与能量,脱贫群众自立自强、勤劳致富的精气神越来越足。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如今,脱贫攻坚已取得全面胜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鼓已经敲响。相信,只要我们用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鼓舞士气、凝心聚力,坚持人民至上,彰显为民初心,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定能让群众的腰包更鼓、笑脸更多,日子越过越红火。

  (遂宁全媒体记者梁惠)

 
四川法治研究网:版权所有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部分转载于网络,信息作为参考。本站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